1954年河南省省会由开封迁郑,城市规划中,以郑州为中心,连接周边市、县(区)城际交通,先后命名了一些新修道路的名称。这些新建道路名称的来历都有讲究。
新郑路:位于管城回族区郑州烟厂正南。北起陇海东路,南至航海路,全长2196米、宽13米。该路原是郑州南部农村的一条土路,1979年将靠近市区的一段叫烟厂街,后因通往新郑县,1982年统称新郑路。新郑,是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轩辕氏)诞生的地方,并在这里建都,国号有熊,后称有熊之墟。夏禹定九州,此地属豫州。周平王六年(公元前765年)建郑国,为别于京畿之郑(西郑)始称新郑。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新郑开始为县,治所新郑。新郑在历史上,虽隶属多变,但县名依旧。1983年归郑州市管辖,1994年5月撤县设市,郑州市以新郑命名的新郑路,现今已与新修建的郑新公路相连接,成为郑州繁忙的南出市口之一。
郑汴路:位于管城回族区。东起中州大道,西至城东路。全长2600米,宽30多米。该路原是郑州通往开封市的公路,1979年将临近市区的一段命名叫郑汴路。开封市,古称汴梁、汴京。距郑州市约72公里。战国的魏,五代的梁、晋、汉、周及北宋和金均建都于此,有“七朝古都”之称。开封名字的由来,据历史记载:在春秋时代,当时,这里位于郑国的边疆。郑庄公(公元前743-公元前701年)在今城南五十里,建了一座储存粮食的“仓城”,取“开拓封疆”之意,定名为开封。以郑州到开封命名的郑汴路经过几次拓宽改造,已是郑州市交通便捷、商业繁荣的东出市口,占据“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重要位置。
郑上路:位于中原区中部。东起建设西路,西至西流湖桥,全长2025米,宽30多米。1956年随着西部工业区崛起兴建。因该路从郑州通往上街区,故名。上街区位于郑州市西37公里处,原属荥阳县。早年在上街西5公里处,有一个上街村,传说为古东虢城故址,亦称“制”,西倚虎牢,北临黄河,为古代东西交通要冲。元朝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因黄河侧灌淹汜水城,县治曾迁居上街村。1943年淹汜水城,县治又迁驻上街村。曾一度为当时汜水县的政治经济中心。1956年铁路局在上街村东3公里处设置车站时,即定名为上街车站。1958年由于建设郑州铝厂(后改为中国长城铝业公司),在此筹建一工矿区,1962年2月因临近陇海铁路上街车站而命名上街区。以郑州到上街区命名的郑上路,已是郑州西部交通网络中的一条主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