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着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母女俩相依而笑。 |
|
本报记者 党贺喜 通讯员 张温良 赵 建 文/图
“不和别人比父母,要和别人比明天”。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群民工子女演唱的这首歌用在李静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新郑市新村镇王毕庄的小姑娘李静,今年18岁,12岁时父亲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横祸告别人世。含辛茹苦的母亲前年把哥哥送到河南工业大学读书,今年,李静又争气地从新郑一中分校考入北京大学。
成长伴随艰难的心
107国道新郑市新村镇段西侧有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王毕庄。前不久,一份来自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让这个小村出了名:新郑一中分校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李静被该校录取,王毕庄乃至新村镇开天辟地有了北大学子。而这条新闻的“轰动效应”更在于主人公李静的艰难家庭。
2001年,一场车祸撕裂了这个本不富裕的四口之家:李静的父亲在上班的路上被无情的汽车夺去了生命。“当时俺家上有70多岁的婆婆,下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从那一刻起,我只觉得天塌地陷……”今年才46岁但明显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的陈巧玲抹着眼泪说。
但这个瘦弱而坚强的女人擦干眼泪,毅然扛起了家中的重担:一人侍弄7亩多责任田,出去打工人家不要女的,她就干男人干的活儿——挖沙。只有小学文化的陈巧玲发誓,一定要让孩子们读大学。
在苦水里泡大的李静过早地品尝了生活的苦难:自从那个黑色的日子起,她家由烧煤气改为烧柴火,一年四季没有买过新衣服,读高中时,每天的生活费严格控制在三块多钱……“不管再难,每个月妈妈就把100块钱的生活费给我准备好,那可不是新崭崭的百元大钞,都是碎钞零钱凑足的。直到现在,我对100、50的大钱都很陌生。”李静平静地告诉记者。
学习有颗刻苦的心
考高中,李静是全镇第一名。在一中分校读书三年,她给老师同学留下的突出印象就是好学。
一直看着李静成材的年级长郭书广说,有一年冬天,李静明明发高烧了,可刚强的李静就是不去看医生,怕耽误功课,怕花钱,总是说没事,挺过就好了,最后还是老师“强迫”她到校卫生所看的病。“李静读高中三年惟一受到的批评就是违反班级纪律,被窝里打手电看书到一两点钟”。
酷爱读书的李静每个月都要“自我折磨”,从固定的生活费中省出几块、十几块钱,跑到新华书店买自己钟爱的书籍。李静衣服口袋里,找不到零钱零食,而是时常塞满了小纸条,上面记满了单词、公式、讲课要点等。她说,在课间操、买饭排队、散步等等这些零碎时间掏出来看看,不仅充分利用了时间,而且这种形象记忆法,记得快、记得牢。
永远保持感恩的心
当问到李静为什么要上医学预防专业时,妈妈陈巧玲主动答话说:“俺家困难,方方面面给了我们不少帮助,是我建议李静读医学的,受人恩惠就该回报,学医好,将来好救助病人,积善成德。”
这些年来,村、镇和学校都纷纷向李静一家伸出援助之手:她家被列为低保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在一中分校,李静每年都要被减免390元的学费;争气的李静每学期都能拿到学校班级的奖学金。
生活的熏陶,母亲的言传身教使李静充满了一颗感恩的心。“李静是个乖孩子,虽然家境贫寒,但学校每次发起的捐助活动,她都一次不落地参加”郭书广补充介绍到。心如一泓清水的李静说出:“做人要讲良心,亲戚朋友、各级政府、老师同学都很关心我,我必须有一颗感恩的心,好好学习,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