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城市表情
3  4  
PDF 版
常恨言语浅
穿越死亡
书中的旧币
在新加坡钓
贵族营销
摔杯子
车价与股价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常恨言语浅
王见宾
中原网  日期: 2007-08-17  来源: 郑州日报  
  女儿半岁的时候,我开始教她唐诗,不希望她成为诗人,但期待她具备诗情。

  说起来,读诗并非幼教的首选,我最早是选了童话和寓言的,后来听说给娃娃念论语、老庄等国粹,孩子会受益终生,于是又改了读本。

  可是,无论是格林伊索还是之乎者也,女儿似乎都不为所动,该玩还玩,该闹还闹。我得承认,我的幼教里有一定的伪成分,读书的目的中有一项功能是止闹催眠的,因此当我费了不少唇舌,既不能得她欢心,又不能使她静心安眠时,我就质疑方法的“科学性”了。

  很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在枕边读“床前明月光”“公子三千客”时,发觉她的精神逐渐聚拢,睁大眼睛或蜷或展耐心听读。接下来几个晚上屡试不爽,我便把读本改成唐诗了,根据节奏感,又以唐诗中的五言为主。

  等她会说话时,已经能磕磕巴巴背下五六首诗了,我们夫妻和彼此的亲属都为这样的晚辈小儿骄傲,频频在人前广告之、炫耀之、比拼之——她也乐得陶醉在掌声之中,而我们夫妻,都没有逃掉方仲永他爹的那种虚荣俗气,甚至又为此买了一部上千页的《全唐绝句选粹》。

  前一段时间,因为工作忙,我们把她送到了外地的姥姥家,隔三差五,我们会挂个电话过去说说话。

  她这时已近三岁,每次总是抢着接电话,我们之间嘘寒问暖、讲些小笑话、小故事,她显得特别高兴,可是她越高兴,我们的心里就越有些酸酸的感觉。因为她对两个城市的距离缺乏概念,每次打电话,她总会问我们下班了没有、几点过去,并说今晚上姥姥做了什么好吃的饭,等着我们来一起吃!妻子给她解释了两个城市的概念后,再打电话时,她就不问这个了!可是每次放下电话,妻子会怔怔地看着话机,发一会儿呆。

  忽然有一天,妻子说:孩子有些懂事了,每次电话里话少了,但都是想着说的,不愿放电话,只要我一想和她说再见,她就会连珠炮似地背诗——她知道这会引起我们的欢欣啊!

  后来我尝试了和她在电话中告别,果然如此,她马上会加快语速:

  “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

  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

  妻子告诉我,每次话别时她背的都是这个。

  这是刘禹锡的《视刀环歌》。

  以女儿的年龄来看,她并不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她的语速快,缺乏韵律之美,这一刻,即便她背诵“青竹蛇儿口”,我也理解那种抱着听筒不愿放下的心理渴求,那是一种渴求爱与抚摸的形神俱在的形式。背诵“常恨言语浅”可谓无心插柳,但是种植在我们心头最柔软的地方,竟然无意间成就了一畦亲情的绿洲,我宁愿相信,这是上苍的眷顾,使我们的心穿越时空,作无间的拥抱、飞翔!

  图/豌 豆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