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水才当年推的独轮车 |
| 杨水才纪念馆 |
|
核心提示
杨水才是当年继焦裕禄之后河南省出现的又一典型人物,是当时全国学习的榜样,看了他的事迹,毛泽东主席提出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人们已经把杨水才遗忘,尤其是年轻人根本不知道杨水才这个名字。其实,当今社会人们除了向焦裕禄学习外,也应该向杨水才学习。鉴于此,记者近日前往水道杨村进行了采访,以唤起人们对杨水才的怀念。
后代以杨水才为榜样
虽已立秋,但天气异常闷热,田野里的玉米也热得耷拉着叶子。记者坐着面包车在乡间小道奔波一个小时才找到水道杨村。“水才家乡欢迎您”的标语首先跃入眼帘,再往村里走,还有“推‘英雄小车’,奔小康社会”、“学水才精神,做时代楷模”的标语。
根据看苹果园的老大娘指引,记者找到了杨水才的大侄子杨俊杰。杨俊杰说:“我父亲姊妹5个,兄弟两个,杨水才是我大伯。大伯去世时我都10多岁了,当时他生病住在水果园里,我经常去给他送饭。”
杨俊杰说,有一次他去给大伯送饭,大伯不在,看到大伯办公桌上放着两个被鸟、马蜂咬烂的苹果,就吃了。杨水才回来一看烂苹果没了,就问他吃了没有。他说吃了。杨水才就很不高兴地说:“集体的东西你怎么能随便吃呢?以后可不能这样多占公家的便宜!”接着,杨水才掏了0.25元给了集体,等于买了这两个苹果。
“我大伯从部队复员时,就有肺结核、胃溃疡、肾结石病,当时条件不行,肺结核治不了,属于传染病。我大伯害怕自己的病传染别人,给他介绍很多对象,他也不愿意结婚。所以没有留下后代。”
杨水才去世后,水才母亲就把还不到参军年龄的长孙送去参军,希望孙子像儿子一样。杨俊杰现在在许昌一家公司上班。他经常以大伯为榜样教育子女,让他们向大爷学习,效果很好,大女儿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读博士生,儿子在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上学。
病逝在办公桌上
杨水才1925年6月29日出生, 1949年1月参军,在部队立大功、小功各一次,荣获“人民功臣”光荣称号。1950年11月复员回家,1952年他担任村农委会武装委员,1953年在水道杨领导建立第一个互助组,1955年任高级社副社长,1956年1月31日入党,兼任水道杨村第一生产队队长,带领群众抗旱种麦,创造了“群井归一,五龙上岗”的经验,带领群众在东西两岗上打井,挖蓄水塘,解决经常出现的干旱问题。后来,他先后担任桂村管理区副主任、水道杨小学校长、水道杨大队党支部副书记。为了解决农村人才问题,他创办桂村农中,自任校长。
1965年带领水道杨村群众植树造林,绿化村庄和东西两岗,形成了桃花岗、柿树沟、花椒寨、桐树路。被评为许昌县林业模范、许昌地区林业模范,被誉为复员退伍军人的一面旗帜。1966年被评为许昌县、许昌地区和河南省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
1966年12月5日天寒地冻的凌晨,他趴在办公桌上工作时溘然长世,只有42岁。杨俊杰遗憾地说:“我大伯以办公室为家,一个人住在办公室,当时太冷,那天晚上,如果我和他住在一起,他难受时我喊人抢救,也不至于走那么早!”
毛主席赞成“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口号
杨水才去世两年的1969年1月20日,《人民日报》率先发表了《一所贫下中农创办的“抗大”式的学校》,介绍杨水才创办的桂村农中。不久,许昌县革命委员会、人武部党委做出《关于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伟大共产主义战士杨水才同志学习的决定》。接着,编印出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共产主义战士》学习材料。同时,许昌地区革命委员会、许昌军分区党委也做出学习杨水才的决定。接着,《新许昌报》、《河南日报》发表社论、评论员文章。
1969年7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长篇通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共产主义战士》,介绍了杨水才的光辉事迹。7月3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为人民鞠躬尽瘁》的评论员文章,号召全国人民学习杨水才同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小车不倒只管推的革命精神。
毛主席看了文章后说:“我赞成这样的口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从此毛主席语录有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很多人把杨水才日记中“小车不倒只管推”的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
后来,《河南日报》接二连三发表了很多文章,号召大家学习杨水才。同时,《光明日报》发表了《做人要做这样的人》,《红旗》杂志发表了《一所为三大革命服务的农村中学》。
1969~1970年,10个版本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共产主义战士杨水才》连环画,分别由河南、天津、浙江、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直至1978年,河南人民出版社还出版了《闪光的年华》一书歌颂杨水才。
河南省豫剧界人士也创作了豫剧联唱《歌唱杨水才》、清唱《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和小戏曲《一把嫁接刀》。在舆论工具的作用下,全国学习杨水才的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
几棵柏树陪伴孤墓
在杨俊杰带领下,记者来到村边杨水才的坟墓前,怀着敬仰和崇拜,记者鞠了三躬。
杨水才的坟墓地上部分全是汉白玉,地面铺着水泥块,墓碑上写着“永垂不朽”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共产主义战士杨水才之墓”。另外一块上镌刻着杨水才的事迹,还有一块镌刻胡乔木写的一首诗。坟墓周围是玉米和红薯地,常年陪伴在他身边的是十六七棵柏树。“我大伯没有后代,逢年过节我们都来给大伯上坟。”
与坟墓一路之隔是杨水才当年带领村民挖的蓄水塘,现在已经失去作用,里面生长着茂密的杨树、柳树。
杨俊杰介绍说,他大伯当年带领大家栽种的桃树、柿树、花椒、桐树现在都没有了。“有电视台来拍摄专题片,由于原始东西基本消失完了,人家就走了!”
外甥看管纪念馆
记者上小学时经常唱:“学习杨水才一心为革命,他对毛主席无限忠……”也在课本里学习杨水才,但那都是寥寥一部分。
在杨俊杰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杨水才纪念馆”。纪念馆大门口上挂着很多牌子,诸如德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有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河南省大中小学生德育基地。
看管纪念馆的是杨水才大姐的儿子、62岁的退休教师刘永卿,他在纪念馆工作已经7年了。由于是舅舅的纪念馆,他在绿化上很下工夫,占地6亩的院子他栽种了月季、剑麻、百日红、柏树、广玉兰等一二十种花木。正对着大门口是汉白玉杨水才全身雕像,走进纪念馆,里面墙壁上是杨水才事迹连环画,玻璃柜里陈列着杨水才使用过的小车、筐、耙、镐、被子,还有杨水才穿过的衣服、设计的水道杨村发展规划图、笔记等等。
据杨俊杰介绍,上世纪70年代建的杨水才事迹展览馆被人不小心烧毁,现在这个纪念馆是2001年新建的,纪念馆有正式人员6名。“1969年建纪念馆到1982年,全国各地来参观学习的人数达到230万人次。2001年到今年参观学习的人数只有3万多人次。”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现在向杨水才学习的人越来越少了,尽管作为很多教育基地。
回忆起舅舅,老刘说:“1950年,我舅舅复员回来,我第一次见到他,他是在开荒地。他每次去乡里开会都是背着部队带回来的黄挎包,里面装着笔记本、干粮。他知道自己的病是传染病,每次到我们家里也不吃饭,就吃他的干粮。他在家里也是这样,自己一套碗筷,吃完饭自己刷。”
到纪念馆参观学习的很多人都在留言簿上留下豪言壮语,老刘拿了3本让记者看,其实大部分是空洞的套话,甚至可以用千篇一律来形容。
但也有个别经典留言,有人这样写道:“英雄精神是民族永远的财富”,有人这样写道:“谁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谁就在人民群众中树起了一座永远的丰碑!向水才同志致敬!向水才精神学习!”最引人注目的是今年1月4日,一个许昌魏都小学学生程露的留言:“我们要向杨水才爷爷学习,学习他那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因为留言簿中他是惟一的小孩子。
村里老人都很想念
村子里74岁的老人杨子海当年和杨水才都是大队副书记,他回忆说,杨水才带领大家发展果树时,他们从新疆买回来了一些皮薄核桃,准备育苗。为了核桃出土快,他们把核桃装在袋子里放到井里浸泡,当核桃拉上来一查,少了一个,杨水才就自己下到深井里,宁是把那个核桃摸到。“你要让我讲和水才在一起的故事,我起码能给你说两个小时没问题!”
他老伴插话说:“有一次,我从外面回家,看到他正和水才在火上烤红薯片,准备带着去开会当干粮。”
老人家每年清明节和杨水才的祭日都上坟看望水才,他说前几天他还做梦梦到和杨水才在一起商量工分的事儿。他说现在年轻人都害怕吃苦,前天他在地里薅草,有人问他当副书记那么多年啥都没得到,亏不亏呀?他回答说:“水才连块饼干都没有吃过,你们说水才亏不亏?”问他话的年轻人无言以对。
改革开放以来,水道杨村人靠烧砖和运输富裕起来了,几乎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楼房,有人还买了高档轿车。
采访结束,水道杨村一些老年人说,现在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也更加怀念杨水才。我想,九泉之下的杨水才若能闻听此言,应该感到欣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