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区街新闻
3  4  
PDF 版
金水区困难家庭无后顾之忧
一边收租金 一边挣工资
一把修脚刀 雕刻完美人生
政府为企业招贤纳才
上岗半个月 抓获仨逃犯
共议城建得失
惠济区创建无传销社区
蛋壳上燃烧出的美丽
千里寻子流落街头 七旬老太郑州受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蛋壳上燃烧出的美丽
——记中原鸵鸟蛋烙画第一人丁洪强 ■本报记者 高 凯 通讯员 刘志勇
中原网  日期: 2007-08-23  来源: 郑州日报  
  是画却非画笔完成,鸵鸟蛋烙画创始人丁洪强,历经10载将鸵鸟蛋烙画扬名海内外,鸵鸟蛋烙画也因此成为中华民间艺术一绝。

  一种煎熬的艺术

  丁洪强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稳健和儒雅。今年40岁的他在烙画工艺上造诣很高,常年都有国内外的顾客前来找他要鸵鸟蛋烙画。

  烙画先画后烙,难度极高,十分耗费精力和时间。一幅作品长则两三个月以上,短则一周左右。烙画的笔是特制的电烙笔,通电后最高温度可达800多℃,最低也有300多℃。起初,他先找来一些鸵鸟蛋的碎片进行练习,一次次的失败和千百个日夜的艰辛,终于让丁洪强找到在鸵鸟蛋上作画最合适的温度——800℃。就这样,丁洪强天天把高温800℃的电烙笔放在眼前,苦心练习。到创立鸵鸟蛋烙画艺术的第三个年头,丁洪强成功了,他在鸵鸟蛋上成功烙出的“荷花伴西施”,不但得了大奖,还被新加坡一位富商重金买下。

  淡泊名利为经典

  丁洪强的鸵鸟蛋烙画,主题多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如他的作品“花神”、“天女散花”、“游春图”等,都是历代名家之作。用丁洪强的话说,鸵鸟蛋烙画之所以绝美,是因为摄入了中华文化的灵魂。曾经有一位台湾省的商人来找丁洪强商量合办一个鸵鸟蛋烙画厂,用机器操作在鸵鸟蛋上作画,画的内容可以添加一些前卫元素,这样就能财源广进。但丁洪强丝毫没有动心,当即拒绝了这名商人的要求。

  “不否认在鸵鸟蛋烙画中融入更多时代色彩,但鸵鸟蛋烙画正因为是纯手工、文化色彩鲜明才得到了世人认可。靠机器弄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我不会同意。既然是绝技,那就应该是经典的、有文化的。”丁洪强对记者说。

  创造更多烙画珍品

  丁洪强告诉记者,一门艺术,如果没有创新,那就失去了生命力。鸵鸟蛋烙画正是因为进步了烙画,才得到了世人的喜爱。他还要接着创新烙画的品种,将这门艺术真正发扬光大。

  12月份,北京要举办一个纪念郑成功354周年的民间艺术展览,主办方特意邀请了丁洪强带作品参加。丁洪强也十分喜爱这位民族英雄,他将精心制作一件鸵鸟蛋烙画作品,带去北京展览,让海内外观众共同目睹来自中原大地的经典绝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