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郑风
3  
PDF 版
小姐绣楼
文苑
唐诗之路
郑州
24
连 载
《天安门广场断代史》
岁月流转
永遇乐 题郑州黄河小顶山毛主席视察黄河像
黄 河 路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小姐绣楼
韩振远
中原网  日期: 2007-08-27  来源: 郑州日报  
  绣楼,一个香艳的名字,旧时大家闺秀的居所,又叫闺房或闺阁。唐朝诗人沈佺期《三歌》中说:“璇闺窈窕秋夜长,绣户徘徊明月光”,把绣楼带入了一种凄婉忧伤的境地。

  绣楼太容易给人丰富的想象,让人情不自禁。佳人居住的地方,至少应该花香馥郁,竹影摇曳,风景优美。《红楼梦》中描写的潇湘馆一带,清泉一派,修舍数楹,曲折游廊,翠竹掩映,梨花芭蕉。仙境一般把人带入了一个美景佳人的误区。其实那是贾府给已经当了贵妃的元春看的,林黛玉不过是借住而已。在处处讲究伦理纲常男尊女卑的封建大家庭中,小姐绣楼通常修建的低矮狭窄,是整个宅院中比较差的建筑。

  第一次看到绣楼,是在太行山深处,如今被称为“皇城相府”的午亭山村。鳞次栉比的豪宅中,相府小姐的绣楼简陋的让人不能想象。一道过厅,两厢矮屋,走过院子,正房就是绣楼了。没有雕栏玉砌,花草扶疏,更谈不上清泉流水,房顶没有脊饰兽笏,光秃秃的一座四合院,让人实在难以认同这就是相府小姐居住的地方。当年,康熙皇帝宠臣,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的孙女陈静渊曾长期在这里居住。绣楼名叫“悟因楼”,是父亲陈豫朋所题,取“悟却前因,万虑皆消”之意。然而,陈静渊的忧郁岂是几个字能够消得。陈静渊自幼才华横溢,聪慧好学,工诗善书,一生中有多半时间在绣楼中度过。“十三上楼,十四盘头,十五出阁”,嫁人后,年轻寡居,又回到了这凄冷幽闭的地方。入夜,秋叶飘零,月色溶溶,凄风萧萧,秋虫叽叽,幢影魆魆,陈静渊不由悲从中来。

  空庭寂寂晚风寒,

  月色溶溶映画栏,

  无数扶疏花竹影,

  小窗红烛坐更残。

  身处绣楼,孤独寂寞的陈家小姐也许只能这样赋诗抒怀,顾影长叹,最后,无可奈何花落去,终于像红烛一样销蚀了自己。

  黄河岸边的碛口古镇,明清时期曾经是山西著名的商埠,镇内古朴气派的豪宅连片。甲申年初夏,我与几位友人住进了一位名叫马世恩的农民家里。我们入住时,中央电视台正在碛口拍摄电视连续剧《民工》,厢房里住着一群叽叽喳喳的女演员,老马夫妻为我们腾出了自己居住的正房。夜晚,一群人与老马夫妻坐在院子里闲聊。月光残照,清风习习,不远处的黄河涛声轰鸣。对面的房子在地上投下一片阴影,一位女演员问:“这座房子原来是做什么用的?”

  老马回答:“小姐绣楼。”

  女演员瞪大眼睛,说:“小姐绣楼就是这样呀!”

  那是现在院子里唯一不能住人的房子。白天我已仔细看过,房子属砖木结构,三间两层,残破简陋,下面堆放杂物,走上一道狭窄的木楼梯,上层就是当年小姐居住的地方,如今空空荡荡,积尘盈屋。女演员围着绣楼走了一圈子,叹息:“小姐怎么会住这种地方。”话音未落,几只蝙蝠飞进去,扑塌塌响,弄出了动静,像有人在上面打斗,接着,又有鸽子咕咕叫,声音怪异凄厉,女演员顿时花容失色,呆在绣楼下半天说不出话来。

  距碛口古镇不过二里的西湾村陈家堡,是当年一位陈姓碛口富商内眷居住的地方,堡内高低错落的明清建筑枕山临水,依势而立,尽显古朴之气。在一座逼仄的小院里,我又一次看到了小姐绣楼,还是那么残破凄凉,让人望之而生惜惶之意。紧依楼梯的院墙上开着方不过一尺的小洞,似碉堡上的枪眼。细看,却又显低显小。一位了解内情的朋友说:“这是专门为小姐们留的。”爬在洞口往外看就明白了,方形的洞口里别有洞天,外面是一道坡,远处是狭窄的村巷,往来行人尽入眼底,再远就什么也看不到了。朋友说:“这洞口,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姐们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途径。”几个人围着洞口看了又看,感叹不已,遥想当年,幽居的年轻女子满怀着渴望,每天不知道要在这洞口前望多少次。

  那一年,我走过了山西的许多古宅院。丁村明清民居,乔家大院,渠家大院。每一处大宅院里,都藏着不止一座绣楼,每一座绣楼都在诉说着旧时大家小姐们的忧伤,一座座都是那么逼仄,一座座都是那么凄凉,全然不是想象中的环境优雅,花红竹翠,脂香四溢,玲珑别致。

  各个绣楼中的陈设,都是依照文学作品中的描述,再加上想象布置的。一张古铮,两张靠椅,几副仕女图和数张纸笺,再加上朦胧的帐幔,把绣楼渲染的古色古香,充满了浪漫情调。但人去楼空,空荡荡的绣楼总给人以凄凉萧瑟的感觉,当年独居闺阁的大家小姐们,无外乎在清清冷冷、凄凄惨惨戚戚中,如相府小姐陈静渊诗中所写的那样,过着一种“尽日掩扉成独坐,一炉香篆一蒲团”的生活。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