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观点
3  4  
PDF 版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为构建和谐郑州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中原网  日期: 2007-08-31  来源: 郑州日报  
  市委宣传部课题组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其他价值观念形成和展开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先进文化、有益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各种思想文化有吸纳有排斥,有融合有斗争,有渗透有抵御。对不同观念和文化的冲突、碰撞、摩擦,如果不注意引导、协调、妥善解决,就会引发思想混乱,甚至导致社会危机。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意识形态越是纷纭复杂,就越需要主心骨;社会越是多样化,就越是需要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与话语权。我们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才能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始终高扬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旗帜,必须积极借鉴人类一切文明优秀成果,必须大力倡导和谐理念,积极培育和谐精神。(执笔人:赵增彦)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和方法

  一、横向联系法

  一元和多样结合法。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同时,我们要看到,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正视思想文化多元、多变、多样的特点,用一元指导思想整合和引领多样的思想文化。

  统一差异包容法。文化建设不能搞一刀切,必须承认文化的差异性,要通过文化整合,具体方法包括价值整合、规范整合、结构整合,以促进文化的不断交融和不断升华。

  继承和创新结合法。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有关和谐的思想,是传统思想的精华。我们应该结合时代精神,继承和发扬这种崇尚和谐的精神,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创新是文化永葆先进、永葆活力的动力源泉,我们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进行文化观念、文化形式、文化内容、文化体制等方面的创新,更好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先进文化要求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先进性和广泛性结合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不能脱离现实,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急于求成,要把握好基础性和广泛性,坚持“三贴近”原则,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的层次性,这样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纵向深入法

  认知统一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结构上看,包含精神文化、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四个层面。精神文化是文化的最高形式,它决定着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因此,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物态教育法。物态文化是以艺术语言、动作、图像、网络等手段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化现象和文化产品。物态文化对人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各种文学艺术形式当中,坚持正确导向,唱响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主旋律。

  引导行为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认真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倡导爱国、敬业、诚心、友善等道德规范,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耻、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

  制度保障法。是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制度层面的保证。(执笔人:彭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结构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居于统治和主导地位的社会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理想,集中代表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和包容性。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构成一个民族精神状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的核心内容,是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思想基础,是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凝练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精髓,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重要基础。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整体。(执笔人:乔桂香)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形成价值多元化时代的道德共识,引导全体社会成员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看一个社会是否和谐运行,其中一个方面就是看这个社会在精神文化上是否有凝聚力和共融性,即是否拥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的转型所引发的价值观念的多元嬗变、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进步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冲击等,使社会价值判断日益呈现多元化倾向。社会价值的多样性,在扩展国人的自由选择空间的同时,也模糊了一些基本的道德价值判断。一些人基本的是非、善恶观念颠倒,美丑界限不清。

  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中最基本的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最基本的价值共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立了共同遵守的价值尺度。因此,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可以使广大人民群众坚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坚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不断增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共同思想基础。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撑。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首先就是要通过调节人际关系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对巩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起到保障作用。“八荣八耻”在现阶段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人民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恶,有利于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从而达到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有力支持。 (执笔人:朱金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和谐文化建设要以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首先,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的核心和支柱。第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强大精神动力。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因此,在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首先,要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大意义的认识,统一思想。其次,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和创新。再次,要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教育,引导群众将自发形成的价值观念由感性向理性升华,对各种浅薄、混沌、片面甚至错误的价值观念进行矫正,帮助群众学会分辨、抵御和清除各种错误价值观念的影响。最后,要努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向实践转化。 (执笔人:张俊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

  一、规范功能

  筑起文化长城。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碰撞、交融与冲突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筑起了坚不可摧的文化长城。

  保证现代化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方面肯定与自己相应的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形态,维护其存在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抵御或反驳与自己相对立的意识形态的攻击,实现否定与自己相悖的经济和政治形态的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其系统的价值理念和鲜明的社会主义特征,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前进。

  规范社会秩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鲜明地指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对制度、法律、道德的建构发挥着灵魂和指导的作用。

  二、保证功能

  社会主义制度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相适应,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有效地制约着非核心、非主导的社会价值体系作用的发挥,在整个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处于统摄地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标志,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才能抓住社会主义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键,也才能在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中突出重点、抓住根本。

  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石。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更加自觉、更加清醒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要求,与时俱进地推进理论创新,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理论指导;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更加自觉、更加清醒地了解掌握社情民意,包括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从而使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顺民意、得民心,真正起到促进和推动社会和谐的作用;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从价值观的深层次消除隔阂、化解矛盾,通过扩大社会思想共识,把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来。

  三、凝聚功能

  全社会的价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观察世界、判断事物的基本标准。在其指导下,全社会取得了广泛而深刻的价值认同,它使人们超越民族、血缘、语言、习惯、地域等方面的差异,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和隔阂,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团结和稳定。

  中华民族的纽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相融合,将为全民族团结一致、和睦相处提供更为牢固的精神纽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使中华各族儿女和海内外华人认同的内核与本质。

  社会的黏合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把各种错误的思想倾向消除在发生之前,可以增强社会主体的自觉意识,提高全社会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四、激励功能

  提升国家竞争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影响和制约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竞争力。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功能。

  激发人民创造力。社会核心价值作为精神激励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把人们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上来,有助于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和创造潜能,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从而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贡献力量。     (执笔人:张国献)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