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3  4  
PDF 版
绿满郑州
小村千余人 轿车40辆
全民医保 最早11月可刷卡
阻挠正常营运 9名的士司机出局
生态林旅游开发 嵩山拍电影电视
须经批准
全市旅行社去年进账2.43亿
“2007旅行社管理年”
优秀共产党员风采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绿满郑州

中原网  日期: 2007-08-31  来源: 郑州日报  
  ——郑州市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纪实之二

  工程带动大发展

  一张绿网护绿城

  深入开展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必须着眼于让广大群众在创建中获得更多的实惠,必须围绕实现城乡绿化和谐统一这个核心。要建设现代化气息浓郁、特色鲜明的城市,必须构建城乡充满生机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系统。

  因此,在城市绿化实践中,郑州一直把城乡绿化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作为优化发展环境、推进郑州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来抓。

  在城市郊区国土绿化方面,郑州市采取以生态林业重点工程带动造林绿化事业大发展的战略,以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为建设目标,紧紧抓住国家对林业确定的新定位、实施六大林业工程的良好机遇,在抓好退耕还林工程、治沙造林工程等国家、省重点林业建设工程的同时,全面实施了环城生态防护林工程、风沙源生态治理工程、嵩山山脉水源涵养林工程、通道绿化工程、森林生态城工程等市本级林业重点工程。

  郑州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完善森林生态网络为突破口,重点加强平原、主要水系防护林和绿色通道建设,积极恢复邙山、贾鲁河上游的丘陵岗地及东南沙丘等生态敏感区的森林植被,扩大西南水源涵养林建设规模,加快名特优经济林、速生丰产用材林和林木种苗花卉基地建设,在城市周边营造了一道森林屏障,编织了一张防护城市的绿色生态网络,推进了林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了林业的跨越式发展。

  据统计,自2003年以来,城郊工程造林累计38000公顷,省级以上道路总长度124.7公里,应绿化长度123.4公里,实际绿化123.2公里,道路绿化率99.8%;铁路总长度25公里,应绿化长度24公里,实际绿化23.6公里,铁路绿化率98%;沟河渠总长度147.7公里,应绿化长度141公里,实际绿化138.6公里,沟河渠绿化率98.3%,工程造林累计投入资金6亿余元。

  在广大平原农区,以农田林网化为目标,以“小网格、窄林带”为原则,建设河沟路渠林网林带,组织实施了平原绿化高级达标活动。目前全市16个平原和半平原乡镇全部实现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在城市郊区大力开展生态镇、生态村建设,明确了生态镇和村的详细建设标准,目前村村都建设有小公园或小游园。

  经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核查,郑州市城郊农田林网和农林间作面积达2.9067万公顷,平原农田林网控制率达90.6%,路河渠堤绿化率达到98%,乡镇所在地绿化覆盖率达33.7%,村屯绿化覆盖率达29.1%城郊平原农区基本上形成了点、片、网、带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

  如今,郑州已呈现出“春意早临花争艳,夏荫浓郁好乘凉,秋色多变看叶果,冬季苍翠不萧条”的景象。扑面而来的是绿的气息,享受的是回归自然的温情。

  宣传发动掀高潮

  创绿获广泛支持

  绿化需要全民参与,为此,市绿委坚持宣传开路,在全市形成了人人为城市添绿、人人为城市美化作贡献的良好氛围,每年都要通过召开动员会、新闻发布会、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推动绿化工作的开展。为广泛宣传国土绿化美化的重要意义,还在市主流新闻媒体设立了专栏、专题集中进行宣传,同时设立曝光台,对破坏花草树木的不良行为及时曝光,这大大提高了市民改善环境的责任意识。

  通过创建活动,有效调动广大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力量投入绿化、美化环境的积极性,加快森林生态城建设进程。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印发了《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工作实施意见》,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多次召开动员会、现场会、推进会,督察落实工作进度,创建工作迅速在全市铺开。

  为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创建,郑州加大创模宣传力度,组织开展了绿色郑州摄影、书法、美术大赛和征文活动,同时以“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构建和谐郑州”为主题,先后组织开展了“创模绿化知识送万家”、“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知识竞赛、“我为郑州添新绿”青年志愿者植绿护绿大行动等18项系列活动,发放绿化手册等宣传品10万套(册),在城市交通要道、商业繁华区、人群聚集区设立绿化公益广告230余块(条),有效提高了全市人民植绿爱绿护绿的生态意识,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

  义务植树美化家园

  一线带动绿化全局

  市委、市政府把全民义务植树作为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断强化对义务植树的宣传、组织工作,在全市形成了“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人人为城市添绿作贡献”的浓厚氛围。每年第一个大型会议就是由省市各界千余人参加的省会全民义务植树暨造林绿化动员大会;将3月份确定为“郑州市全民义务植树集中活动月”,每年组织的第一个大型活动就是省、市四个班子领导带队参加的义务植树活动。

  近年来,郑州还以义务植树基地建设、绿色通道等为重点,以高速路、国道、省道、风沙源治理工程、城市园林绿化重点工程为基地,创新义务植树办法、措施,着重抓好义务植树尽责率、成活率的提高和规范化管理。

  2002年11月,市政府以政府令的形式出台了《郑州市全民义务植树管理办法》,下发了《关于财政全供职工义务植树以资代劳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义务植树的管理体制、组织办法、成果保护、行政奖罚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以财政供养人员拿出一天工资、其他人员缴纳绿化费的方式由造林专业队代为植树。

  义务植树管理方式由以政府号召为主转变为以行政执法管理为主,在社会上逐步树立起了义务植树法定性、强制性和义务性的意识,义务植树尽责率、造林存活率显著提高,带动了城乡绿化工作的开展。

  由于植绿、爱绿、护绿、兴绿风尚的形成,义务植树今天已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绿地认养、植纪念树、造纪念林蔚然成风。

  省市领导身体力行,全民参与蔚然成风。每年的植树节现场,市民总能看到省市领导带头义务植树的身影。近5年来,市区参加义务植树人数累计达578万多人次,义务植树1423万多株,平均尽责率达到93.37%,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90%。

  经过连续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将森林引入城市,把城市建在林中”已经成为广大市民的共识。

  本报记者 刘俊礼 文/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