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揽下救助贫困孩子这个工作时,他们还没有完全估计到将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艰辛。他们不仅要对上报的4000多名贫困孩子的情况逐一到家中落实,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寻找愿意资助这些贫困孩子的热心人。当一个个真正需要被救助的孩子得到救助、用他们最朴实的方式表示感谢时,当许多以前不愿意出钱救助孩子们的企业家主动找到他们要求捐助、却拒绝媒体采访时,他们终于忍不住哭了,因为他们的真心终于赢得了众人的爱心,他们终于兑现了当初的诺言:为了花儿不再流泪,为了爱心不再受伤。
一个“属实”的代价
2007年4月29日,一个“同献爱心、共铸希望”活动在共青团荥阳市委与青年联合会商讨后被确定下来,这个活动将把救助特殊困难的青少年作为工作重点。很快,一份《关于在全市开展青少年弱势群体调查工作的通知》下发到了各直属团组织,要求把存在学业失教、生活失助等问题的流浪儿童、单亲青少年、孤残青少年等青少年弱势群体进行调查,登记造册。
“为了使真正困难的人得到有效救助,为了让好心人捐款用到刀刃上,我们要对上报的人员情况进行逐一核查,大家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在拿到了这份名单后,共青团荥阳市委书记朱桓霈这样给大家鼓劲。为了摸清全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的真实情况,他们把上报的4000多份表格逐一筛选,从中挑选出第一批1303个重点调查对象开始复查。
经过一个多月的复查,他们走访了全市15个乡镇街道、171个行政村、102所中小学,共1303名青少年,几乎将全市的村和中小学走了个遍。
一份沉甸甸的礼物
8月24日,记者跟随共青团荥阳市委的复查小组出发,前往崔庙镇和乔楼镇,这里有几个孩子一直牵挂着工作人员的心。
一大早,团荥阳市委书记朱桓霈和另外几名团干部,拉了满满一车的新被褥、食油、面粉、酸奶、学习用品和衣服等物品出发了。面包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近两个小时后,来到了崔庙镇王泉行政村深山坳里一个叫咯噔坡的村民组,今天他们是来看望住在这里的一个叫李慧慧的小姑娘。小慧慧12岁,上小学四年级,个子1米出头儿,因为严重营养不良,看起来像是七八岁的孩子。半山坡一个破旧的院子是小慧慧的家,一孔黑暗的窑洞是一家人遮蔽风雨的窝。小慧慧的父亲李殿卿是这个家里的唯一劳力,靠种几亩薄田养活一家三口人。在窑洞里,慧慧有智障的母亲正坐在床上发着呆。
“这是你上学的新书包,这是你的铅笔和作业本,这是一双新的运动鞋,这是一套新衣服……”朱桓霈一一向小慧慧交代着所带来物品的用途,慧慧高兴地点着头。朱桓霈又拿出1000块钱交到慧慧父亲李殿卿的手中:“这是孩子上学用的钱,你放好,不能乱花啊!”
紧挨着慧慧家南边土山根处的一个小山窝窝里,住的是李富一家四口人,李富有一个身有残疾且有智障的妻子,有一儿一女。儿子李金红12岁了,很瘦小,还没有邻居的小慧慧高。女儿李丹8岁,一双美丽的眼睛怯怯地望着家里的来客。潮湿的窑洞,一间破瓦房,一个独轮车和一头牛是家里仅有的财产。李富家是共青团荥阳市委的工作人员在走访李殿卿家时才发现的。团委的工作人员给这一家带来了吃的和用的,孩子们有了新衣服、新鞋子、新书包和新文具,每个孩子1000块钱的学习和生活费用。
就在团委的工作人员要离开村子时,李富和李殿卿每人掂了一袋山核桃跑到了车前,非要送给他们。团委的工作人员坚决不要,说让孩子多吃点增加营养。可是不要不行,李富和李殿卿很坚决地硬把装核桃的袋子往车上塞,最后差点急了:“你们是不是嫌少呀,你们是不是看不起我们呀——”工作人员最终收下了这份沉甸甸的礼物。
结束了一天的奔波,晚上7:30赶回市区时,记者已经感觉到浑身的疲惫,而这些对于团市委的一帮人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了。他们告诉记者,每次看到困难的孩子被救助,露出腼腆的微笑,他们都觉得非常快乐。为了这些幼小的花朵不再流泪,这些奔波都已成为他们快乐的作料。
题图:家里唯一的镜子是从路边捡来的一个汽车后视镜。背上新书包,小慧慧到镜子前,打量自己背上新书包的样子。
在乔楼镇蔡寨村,11岁的蔡永刚很小的时候就与患老年痴呆症的爷爷相依为命。共青团荥阳市委特别资助了他1000元的生活费,以解孩子上学的燃眉之急。
李金红和李丹(右)兄妹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