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媒体点击
3  4  
PDF 版
上海整体薪酬全国榜首
消防演习
7车连撞
北大新地图出错 蔡元培改姓“菜”
新疆:高校生纳入计生管理
把脉“机关病”
大学生求职切莫“等、靠、要”
事业单位改革 谨防过度“市场化”
漫画:吸血鬼
员工顶撞领导 一次扣30元
医生挖出雌雄千年参 出价2000万元也没卖
不信贪官悔过书上的连篇鬼话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事业单位改革 谨防过度“市场化”

中原网  日期: 2007-09-07  来源: 郑州日报  
  早在2006年7月,深圳市就宣布力争用3年的时间,探索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拉开了事业单位改革的序幕。近期,深圳事业单位改革又有大动作出台——公布了5个关于深圳事业单位改革方案,并向公众征求意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条是:今后深圳的事业单位将告别财政“按人头拨款”,实行“以事定费”。同时,取消现有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全面推行职位职级管理制度及与之相配套的人员聘用聘任制度、工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将人员由身份管理转变为职位分类管理。(据《华西都市报》9月6日新闻)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存在着人浮于事、机构臃肿、效能低下、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且质量不高的诸多问题,事业单位改革势在必行。在此方面,深圳市提出的“取消行政级别、推行职员制”、“以事定费”的改革思路,无疑是理性而积极的。然而,事业单位改革事关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利益,要想让改革取得一个理想的结果,必须防止改革过程中的过度“市场化”。

  还是以深圳的改革为例。不能否认,从“养机构、养人、办事”的模式,到“以事定费”,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会大大提高公共财政的使用效率。但同时也面临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除了公共安全、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等纯公益性事业单位财政部门实行全额保障以外,放开了其他领域事业单位走入市场的大门,在“提供多少服务政府就支付多少费用”和“政府购买服务”的政策覆盖下,相关事业单位是否会在利益驱动下,由“主营”公益服务变为将市场运营牟利第一、公共属性荡然无存的纯市场经济人?

  在笔者看来,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应放在公共资源的公正分配、在事业单位中建立更规范的责效一体的法人治理结构、有效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上,而不是削减人员和经费上。脱去了事业单位的“行政外衣”,不代表剥离其公益属性,这是一个基础。而在一些公共事业领域,财政投入一旦全面取消,转为“购买”,意味着政府就不再对其进行“服务监管”,将之完全推向了市场,旧体制下本来就不高的服务保障功能,很快就会趋于瓦解,转而逐渐成为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利益集团——譬如,所提供公共服务的价格会出现“虚高”、提供公共服务成为敷衍政府和社会的“例行公事”,导致质量更低下。由此,会引发更深层次的公共问题。

  政事分开,事业单位脱离公共财政和政府的“托底”——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供给,自然是没有错的。但具体到我国的现实国情,对于公共事业运营的公共监督体系尚不健全,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撒手不管,成为置身事外的“局外人”,等于是变相推卸了政府责任。也就是说,当前事业单位改革的“市场化”要把握住一个度,只能是部分的、可控的“市场化”。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供给水平为目标,采用逐步推进的市场化手段。对此,建议有关部门保持足够的警惕和清醒。 陈一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