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要闻
4  
PDF 版
胡锦涛主席会见美国总统布什
郑州日产“御轩”“奥丁”隆重上市
开展安全大检查 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紫百引外资重组成功
坚定不移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郑州日产是“东风”的增长基地
违规乱涨价将严处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郑州日产是“东风”的增长基地
——访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福寿 本报记者 王 伟 魏书杰 陈 锋 文 通讯员 范海强 图
中原网  日期: 2007-09-07  来源: 郑州日报  
  御轩MPV和奥丁SUV昨日闪耀上市,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福寿专程从武汉赶来出席上市仪式,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这位中国汽车界的风云人物。

  我们的话题从全国汽车工业的“大棋盘”开始。

  “中国汽车工业正处在一个黄金发展期。”说起汽车工业,朱福寿满脸喜悦。他说,近几年来,中国的汽车产量每年都以20%的速度在增长,今年全国汽车的产量将达800万台,超过汽车工业发达的日本、德国、英国,仅次于美国,排在世界第二位;汽车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前,国内以生产重型车为主,卡车与乘用车的比例是73,而现在则颠了个儿,比例为37;过去整车大部分需要进口,去年国产汽车的出口首次大于进口;轿车在中国的大中城市已经普及,并很快向中等城市推进;看到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全球所有大的汽车公司纷纷登陆中国。

  “很可能会出现像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们争相购买冰箱彩电一样购买轿车。”朱福寿说:“这种黄金发展期在未来10年20年内都不会改变。”

  出生安徽桐城的朱福寿,1984年毕业于安徽工学院,2001年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拿到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同年,年仅39岁的他就担任了东风公司党委常委、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说起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这位从车间一步步走出来的总经理别样情深。他说,东风是新中国诞生初期兴建的大型汽车工业基地,早些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错失了一些发展机遇。2003年7月,东风与日产合资,引进了日产全系列车型,双方在文化沟通、管理理念、技术质量等方面形成了统一的认识和步调,在品质把关、现场管理、营销渠道等方面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了自己核心的竞争力。

  朱福寿十分谦虚地说,目前国内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尽管一汽、上汽、东风并称国内汽车三强,但我们与他们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而,近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快速地奋起直追。新产品不断研发,整车质量稳步提高,今年的销售收入、实现利润均创历史最高水平,稳住了全国第三的位置。

  朱福寿的一番话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美好前景。作为郑州市民,更关心的是郑州日产的发展。

  记者的问题,又让这位汽车工业的专家打开了话匣子——

  朱福寿说,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就拟与郑州合作。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我们非常看重郑州的区域优势,看重郑州日产的制造优势及其特有的营销网络。我们与日产合资后,首先想到了与郑州日产的合作。2004年,郑州日产正式加盟东风。我们把郑州日产作为“NISSAN”和“东风”双品牌LCV的主要发展基地,吸收NISSAN的品牌和资源,第二年就推出柴油皮卡车,2006年产量即突破万台。今年的销售收入已列同行业同品牌之首。今年4月,日产又把郑州日产作为NISSAN在中国的LCV生产基地,即包括皮卡、SUV、MPV、轻卡等多种车型的生产基地。

  朱福寿兴奋地告诉记者,我们与郑州日产合作仅两年多时间,但郑州日产在东风的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其生产的越野车帕拉丁,连续几年参加达喀尔汽车拉力赛,名声大振,销量跃居全国同类型车的前三位,成为中国运动型多功能车的第一品牌。郑州日产对东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已成为除十堰、襄樊、广州之外,东风体系最重要的整车生产基地,也是东风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基地。

  朱福寿说,下一阶段,我们将对郑州日产的发展进一步规划,第一阶段的目标是,2~3年内,年产突破10万台,销售收入达100亿元。

  谈到刚上市的这两款新车,朱福寿说,这两款车是很有特色很有针对性的产品,无论是内在质量还是外观造型,都突出了人文化的设计、城市化的需求。两个新产品的推出,标志着郑州日产的新定位,对郑州日产的整体提升将起到重要作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