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要闻
4  
PDF 版
19.8万退休职工增补养老金发放到位
马头岗污水处理厂通水运行
黄河风景名胜区 争创5A级景区
提高政务公开工作水平
女足 世界杯 开幕
抓住机遇尽快开建项目
创新强壮企业“筋骨”
推进跨越式发展 迎接十七大召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走进郑州工业系列报道之五
创新强壮企业“筋骨”
■本报记者 王 伟 魏书杰 陈 锋
中原网  日期: 2007-09-11  来源: 郑州日报  
  大方公司研制的架桥设备。本报记者 陈 锋 摄
  三辉电器公司研发中心。 李 飞 摄
  国家大剧院、首都新机场、郑州国际会展中心……这些建筑闻名遐迩。你是否知道,它们身上都凝聚着同样的元素——来自中原应用技术研究开发公司的密封胶。作为国内建筑用密封胶的领头羊,中原应用技术研究开发公司参与起草了国家一系列行业标准。

  全国铁路第6次大提速,D字头列车200公里的时速缩短了我们的时空距离。你是否知道,是河南辉煌科技公司承担了第6次大提速部分路段核心控制系统的研发和生产,全国铁路信号监测行业标准也是以该公司标准为蓝本制定的。

  近年,越来越多的郑州企业以自己的创新技术和成果,成为所在行业的翘楚,引领着整个行业的前进方向。宇通客车、三全食品、大方桥梁、海力特消防器材、兴泰科技……一连串的郑州企业,以自己的创新实力赢得国家部委的授权或委托,参与制定各自领域的行业标准。截至2006年年底,郑州企业主持和参与制定的国家行业标准已达到143项。

  “不掌握前沿领先的技术、不具备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是不可能成为行业标准起草者的。”三全食品公司董事长陈泽民感慨颇深。作为国内第一个速冻汤圆和第一个速冻粽子的诞生地,三全公司一创业就开创了中国传统食品“冻”着吃的先河。随后,他们又把这一技术拓展到水饺、点心等食品,目前,该公司的速冻食品已有近400个品种。老百姓说,让这样的企业当裁判,我们放心。如今,三全公司不仅是国家速冻汤圆、速冻水饺、速冻米面食品、速冻调制食品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者,还是国家速冻食品行业物流标准的主要参与者,国家速冻米面食品技术标准委员会甚至把秘书处都设在了三全公司。

  创新让郑州企业效率大大提高。在郑州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装二分厂,记者看到这样一幕:钳工老陈扳动机轮扳手,轻轻一点,一个螺丝就准确地拧在梳棉机上。而在过去,拧这样一个螺丝,通常要费好大劲,花几分钟时间。老陈说,自从公司实施生产管理创新后,效率提高了一倍多。过去每月总装成套纺机120台,现在每月300台。

  创新让郑州企业研发大大提速。2002年开始,我市在纺织、食品、铝和汽车等四个产业领域,确定了42家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依托这些企业进行管理创新,不但提高了生产车间的效率,也拉近了科研部门与市场的距离。郑煤机、郑纺机、三全公司的科研人员纷纷走出试验室,面向市场搞研发。三全公司的新产品转化率目前已超过90%。一个新产品开发从启动之日算起,不出3个月准能端上百姓餐桌。近三年来,全市42家创新示范企业销售收入平均增长一倍多,利税增长三倍多,增速明显高于非示范企业。示范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周期从平均153天缩短为102天,新产品贡献率从平均37.4%提高到51.3%。

  创新让郑州企业实力大大增强。提起神舟六号和磁悬浮列车,你可能觉得那是标准的高科技,它们的“心脏”就是咱们郑州跃博汽车电器有限公司和六九三厂“装”的。跃博公司为上海磁悬浮列车开发的中央配电装置,被列为国家科技开发项目,目前已进入配套体系。他们还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研制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被宇通、北汽福田、五十铃等汽车巨头广泛采用。继成功为神舟六号打造经脉系统后,六九三厂的员工们目前又在为配套“神七”忙碌着。

  创新不但提升了郑州煤电铝、纺织、食品等“三老”产业,还催生了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三新”产业。据了解,目前我市已建立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74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54家,通过国家或国际组织认证的实验室46个。全市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39家,占全省的44%;认定高新技术产品1721个,占全省的38%。2006年实现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241.9亿元,占市工业增加值的25.6%。

  现在,走进郑州的企业,你会感受到一派高新技术的现代气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