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跨越的步伐
3  4  
PDF 版
“快乐”是这样炼成的
为消费安全把关
为了零的突破
与园区一同成长
建设工地上的 拼命三郎
服务! 服务! 再服务!
汗水换来郑州绿
桃花峪的 “点子书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建设工地上的 拼命三郎
■本报记者 孟 斌
中原网  日期: 2007-09-14  来源: 郑州日报  
  他是市政工程建设中一名身体力行的践行者,他带出了一支敢打硬仗的建设队伍,他的项目部创下了郑州建设史上绝无仅有的速度……他就是市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部经理刘光访。

  69天改造江山路

  刘光访干过的市政重点工程有不少,但年初接手的江山路(原郑邙公路)改造工程是其中最棘手、最难干的一个。

  江山路改造工程全长3268米,宽45米,期间还要修建一座长200米、宽60米的大型桥梁,按照设计工期,至少要到11月份才能完工。但当时中博会召开在即,市政府要求必须在4月之前修好这条路。

  “我们接到任务时已经是1月底,距中博会仅有80多天的时间。”刘光访说,冬季施工难度大,进度慢,况且,当时已临近春节,农民工多已返乡,劳动力都难以保证。

  时间紧,任务重,刘光访索性搬进工地,迅速组织人员、设备进场开始施工。经过69天的艰苦奋战,江山路改造工程终于在中博会前全部完成,并通过验收。这样的建设速度,在郑州建设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带出队伍敢打硬仗

  “我们经理以身作则,是个好的带头人!”项目部的工作人员这样评价刘光访。

  刘光访家在洛阳,尽管离郑州不远,但他一年到头忙碌在工地上,很少回家。妻子有病的时候,他正在工地协调难题;儿子高考的时候,他正在工地组织施工;过年了,他又在工地上和农民工一起吃饺子、放烟花……在刘光访身先士卒的带领下,项目部30多人肯干实干,成为一支战斗力强、敢打硬仗的建设队伍。

  刘光访常说,市政工程是民心工程,提前一天完工,就能使政府的投资提前一天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2006年以来,刘光访的项目部完成市政道路21条、市政桥梁10座,建设道路总长48公里。其中秦岭路、未来大道、顺河路、中原西路、民航路、棉纺路、黄岗寺路以及中原西路跨须水河桥等多条道路和桥梁都是提前1个月到半年完成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