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9版:跨越的步伐
3  4  
PDF 版
我市今年将有四企业收入冲百亿
进入重点园区企业近7000家
科技自主创新 成果转化提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进入重点园区企业近7000家

中原网  日期: 2007-09-14  来源: 郑州日报  
宇通集团综合办公楼

  本报讯(记者 成燕)近年来,在推动郑州工业发展的多股力量中,园区经济的风起云涌格外令人关注。散布在全市的73个产业园区(集聚区)构筑起一片片资金、技术、人才“高地”,在提升产业集群优势、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成为推动工业发展的巨大力量。

  产业园区发展迅猛

  市产业园区建设工程指挥办公室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市共形成工业园区(聚集区)73个,其中列入市重点工业园区32个。今年上半年,重点工业园区增加值累计完成287亿元,同比增长28.1%,占年度预期目标的63.8%;工业销售收入累计完成921.1亿元,同比增长31.15%,占年度预期目标的57.6%。

  豫联能源集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02年年初,该集团开建以“环保生态工厂、山水园林企业”为目标的工业园区,并订出总投资额为55亿元的“五年计划”。从今年8月起,集团又启动第二个“五年计划”,总投资额达116亿元。“以煤—电—铝—铝深加工为产业链条,我们将拉长铝深加工产业链。”这位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说。

  集约发展凸现集群效应

  豫联工业园只是我市众多产业园区的一个缩影。据市经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产业园区有4种类型: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国家及省级开发区;以豫联工业园等龙头企业为主建成的企业工业园区;由政府主导规划建设的工业园区,如巩义回郭镇民营科技园、郑州纺织产业园、管城区金岱工业园等;以新密超化耐材工业集群区、巩义耐材工业集群区为代表的自发形成的特色工业集群区。由工业园区(集群区)所创造的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已占到全市工业经济的60%以上。

  事实证明,郑州产业园区(集群区)已凸现集群效应。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全市进入重点园区企业近70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近700家。巩义市回郭镇铝工业园年加工铝材能力突破40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普通铝板带箔生产基地;新密曲梁乡的服装年生产能力达6000多万件,西裤和板裤的产销量占全国市场的六分之一;新密、巩义的高温耐火材料和荥阳、上街的工业阀门占全国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40%以上。

  园区经济活力四射

  走进正在建设中的管城区金岱工业园区,记者明显感受到,尽管尚处于建设中,该园区已凸现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等鲜明特色。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园区已签约入驻企业40家,开建22家。园区将突出高新技术生产研发、文化产业、中小企业、汽车销售及零部件产销、现代物流五大集群特色,依靠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配置为企业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