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3  4  
PDF 版
300余家企业进小村
10万吨再生铝项目荥阳开建
浪漫新郎坐着马车娶娇妻
“林海嘉源”月饼质量不过关
巧手铺就平坦路
惠济老年活动中心落成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300余家企业进小村
荆胡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增森:做梦都想让乡亲们早点富起来 本报记者 张冯焱
中原网  日期: 2007-09-17  来源: 郑州日报  
  今年6月,嵩山路办事处荆胡村改制为荆胡社区,担任了9年村支部书记的张增森也有了新头衔——社区党总支书记。昨日,张增森接受记者采访时,满怀激情地为我们描绘荆胡社区的发展蓝图,他说:“我做梦都想让乡亲们早点富起来!”

  成为优秀企业家

  1993年,河南省开始规范农产品生产市场,退伍返乡的张增森瞅准时机,多方筹集资金,在村里创办了复合肥厂。建厂初期,张增森连个办公室都没有,夏天睡在花坛上,冬天睡在板凳上。他时刻关注产品的生产质量和销售,一旦有客户需求,不管是三更半夜还是刮风下雨,立刻到市场上租车把货送到客户门上。

  两年后,张增森又建起了一家农药厂,经过艰苦打拼,到1998年,两家工厂都有了较好的效益。当年夏天,张增森到湖北荆州销售产品,正赶上长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见到灾民们露宿野外,缺吃少穿,他当即给灾区捐出5.2万元钱。同伴劝他说,咱们苦干了四五年,好不容易才有点起色,你一下捐这么多,真叫人心疼。张增森说,灾民们连饭都吃不上,更叫人心疼,现在咱有这个能力,不伸手帮一把,心里不是滋味。

  张增森先后安置百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到自己的企业就业,对于生活困难和残疾人员,他总是给予优厚待遇。因为管理有方,张增森多次被评为二七区优秀共产党员、郑州市优秀青年乡镇企业家。

  小村成创业基地

  走进荆胡社区所辖的三个村庄,只见街道两旁到处都是服装加工企业的招牌,随处可以听到南方人招揽生意之声,一问才知,他们大都是来自江浙和湖南一带的商人。目前,荆胡社区共有人口3000多人,但从南方来做服装生意的暂住人口就有3万多人。

  几年前,湖南长沙的李老板到荆胡创办服装加工厂,企业刚一进驻,张增森和班子成员一起与李老板座谈,征求投资商的意见,协调解决他们办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知外地子女入学入托困难,员工就医不便,他带领班子成员先后投资近千万元,修建、扩建村小学和幼儿园,并建起了标准的村卫生所。李老板的企业顺利经营,他说,荆胡的硬环境好,路通、水通、电通、网通,软环境更好,外地人到了这里受尊重,衣食住行都不成问题,连下一代的事情都有了妥善安排。随后,李老板亲自引荐60多家服装厂到荆胡落户。目前,在荆胡从事服装和小食品加工的企业商户达300多家,成了远近闻名的服装创业基地。

  乡村明天更美好

  2002年,张增森又创办了一家货运公司,可是不到一年,他就连同原先的复合肥厂和农药厂一起承包给他人经营,为此,他每年损失一百多万元。把正红火的生意让给别人,很多人都不理解。张增森说,这是因为他发现了更值得关注的事情,更多人的利益需要他去努力。

  按照郑州市整体规划,大学南路要向南延伸,从荆胡社区经过,南水北调也将要从荆胡经过,张增森认为,这是荆胡社区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经过认真考察和慎重考虑,荆胡社区选择颇具实力的河南泰宏房地产公司联合组建置业公司,准备对原来的荆胡村进行改造开发,他们绘就的宏伟蓝图是:合理利用南水北调工程创造的独特水系,建成居住、商住、工业苑区合理布局,公共设施配套齐全的大社区和生态度假村,成为郑州南大门的一颗明珠,并建立仓储物流、创业工业园,栽下梧桐树,吸引金凤凰,为郑州的经济发展作贡献,为子孙后代造福。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