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要闻
4  
PDF 版
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陆续抵京
倡导绿色交通方式出行
温州工业园昨奠基
绿城读书节昨开幕
图片新闻
震 慑
郑州做法值得推广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震 慑
——警方“四严一创”系列报道之严厉打击篇 本报记者 陈 思
中原网  日期: 2007-09-17  来源: 郑州日报  
  7月的郑州,烈日炎炎。

  在桐柏路与天下路交叉口,一红衣男子撞开行人向西狂奔,两名民警跨越护栏,躲开飞驰的汽车,紧追不放,在民警和群众的围追堵截之下,13分钟后,红衣男子束手就擒。

  7月6日上午8时许,市公安局特巡警二大队快速反应,现场擒获抢劫现金10000元、40余万元银行卡的劫匪。

  痛击“两抢一盗”、强攻命案……在“四严一创”工作中,市公安局党委创新工作理念,响亮提出“以打开路,全力把案件压下去,维护省会治安大局平稳”。

  数字解读“治安隐忧”

  在7月5日的“四严一创”动员部署大会上,新任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黄保卫毫不讳言:“社会稳定和治安形势不容乐观,省会郑州也不例外,社会治安不稳定因素表现在多个方面。”

  他用三组数字,向全市公安机关中层以上干部解读当时的社会治安现状:

  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平均每天接警9000起,其中刑事案件100起左右,平均一个月3000起。今年1~6月,我市共立刑事案件21000起,比去年同期上升12%,平均每天115起左右。郑州7446.2平方公里,照此推算,上半年每平方公里平均发案2.8起。如果把这些案件按位置标注在郑州市地图上,其密度触目惊心!

  每发生一起案件,虽然受害人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但会影响到他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事等几十个人,甚至于上百人。按每起案件影响30人计算,一个月3000多起案件,就会波及10万余人,一年就是100余万人感受不到安全感。

  如果郑州市区有10000名犯罪分子在活动,靠天天防范非常被动,如果我们通过严厉打击,逮捕一批,劳教一批,强戒一批,吓跑一批,剩下的也不敢轻举妄动,社会治安状况就会大为改观!

  这三组数字折射出郑州治安的隐忧,激起了全市公安民警的斗志,也坚定了全市公安民警打击犯罪、保民平安的信心和决心,一场严打风暴迅速掀起。

  抢劫抢夺连续多日零发案

  群众看公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看案子能否侦破或快速侦破。

  “以打开路,以打促防,打主动仗,将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多发性案件尽快压下去!”黄保卫下达了严打令。

  针对抢劫、抢夺、盗窃即“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案件,警方专题研究,制定战略,张网捕狼:

  健全完善警情研判机制,研究掌握“两抢一盗”案件规律特点,开展串并案侦查;组成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小分队、便衣侦查队等专业队伍,在案件高发时段和易发案区域蹲点守候,力抓现行;将侦查触角延伸到重点人口、特种行业、流动人口中,广辟线索来源;对58起危害严重、性质恶劣、影响重大的“两抢一盗”案件,挂牌督破;对典当业、二手手机交易市场、废旧物品收购市场等易于销赃的高危场所、行业进行渗透,直接发现蛛丝马迹;重点打击街头抢劫、抢夺犯罪,掂包、扒窃、街头诈骗犯罪,盗窃沿街门市、入室盗窃等犯罪……

  一场又一场的打击清剿行动让犯罪分子惶惶如丧家之犬无处藏身。截至8月31日全市抢劫、抢夺、盗窃案同比分别下降35.36%、27.65%、35.65%“两抢一盗”案件占刑事发案总量的比例下降至64.3%尤其是城区“双抢”和盗窃机动车案件得到有效控制呈明显下降趋势。7月份以来郑州“双抢”案件连续多日零发案。

  (下转第二版)

  编者按 平安,是老百姓基本愿望,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政治责任。7月5日起,市公安局在全市拉开了“四严一创”(严厉打击、严密防范、严格执法、严格管理,创建平安郑州)的战幕,让人民群众满意、让党委政府满意、让上级机关满意、让公安民警满意,是市公安局党委向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

  一诺千金。近三个月来,全市1.4万余名公安民警,全警上阵,全线出击,昼夜奋战在打击、防范两个主战场,各类刑事、治安案件明显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同时,严格执法行为,严抓队伍管理,严肃了执法,端正了警风,树立了公安机关的正气,改变了民警工作作风,提升了人民群众满意度,得到省市领导充分肯定。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