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 颖)记者昨日从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电视电话会议郑州分会场获悉,我省将在总结郑州市等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自10月开始将普查工作转入为期两年的田野调查阶段,确保做到“不漏社区,不漏乡村,不漏地块”。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于今年4月展开,作为全国保存文物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河南省去年即被确定为普查试点省份,同时明确了郑州、三门峡和辉县、项城等4个试点。按照国家要求,今年我省4月至9月培训文物普查技术骨干270多名,全省159个县(市、区)也都建立了文物普查队,自10月开始,文物普查将转入田野调查阶段。
如何做好普查?这个阶段的普查又有哪些亮点呢?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介绍说,田野调查是文物普查关键阶段。这一次电子计算机、数码照相机、电子地图、GPS卫星定位仪等现代科技设备将跟随普查队员“上天入地”,而发现新的文物点是这次普查的重点。同时,对于不可移动文物,将进行全面普查、复核和登记,一些新的文化遗产类型,如优秀近现代建筑、工业遗产、传统民居等,也在普查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