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郑风
3  4  
PDF 版
“无商不尖”和“无商不奸”
《残局》
连 载
仙人戏凤
郑州近代警察小史
24
帕瓦罗蒂的“椅子观”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新书架
《残局》
李国萍
中原网  日期: 2007-09-19  来源: 郑州日报  
  小说《残局》是一个似乎并不离奇的现代故事。它通过对西北地区某市常务副市长、市委秘书长、公安局长、电台台长等一批贪官、庸官贪污腐败、相互倾轧、压制人才,甚至权色交易、卖淫嫖娼的种种丑恶行径的无情鞭挞,揭示了当今社会中一些人的价值观如何导致了信仰的缺失。为了一己私利,他们不惜以损害国家或集体的利益为代价,最终害人害己的独特现象,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而造成人才成长的不利环境。

  《残局》体现了积极的社会意义,还有一种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从小说主人公生存的客观环境,人际关系,到影响主人公命运的矛盾焦点的形成过程,都丝丝入扣,合情合理,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和现场感。也正是这种真实感和现场感在不知不觉中将读者引入小说勾画的世界中去,随着主人公的命运一同起伏、挣扎……在这一点上,小说中表现的几个主要场景都因作者细致入微的着力刻画而显得有血有肉,主人公所在单位的行业特点、工作状况、矛盾纷争,即使是业内人士也会感到真实可信。主人公挂职扶贫的穷困乡村,郊游的戈壁、沙漠等描写,也都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阅读时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相信如果作者没有扎实的生活基础和敏锐的观察力,是不可能在小说中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的。

  新华出版社出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