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市县新闻
3  4  
PDF 版
新郑老百姓幸福看得见
荥阳启动价格应急预案
法官捐出万元奖金 山区居民用上沼气
新密开建 灌区粮食生产基地
保障旅游安全 加强景区服务
枣为媒 活动多 人气旺 业绩俏
为了不让民警扣车 竟把钥匙藏入口中
新郑推出中秋祈福活动
备战黄金周
“仿唐”
新密市中医院 上山下乡送诊到户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少有所教 成有所岗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居有所保
新郑老百姓幸福看得见

中原网  日期: 2007-09-20  来源: 郑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党贺喜 通讯员 张温良)每月15日,是新郑市四个班子领导以及相关委局、乡镇负责人的下访日。领导包村下访,听民生民意,解民生难题,自2003年以来,这一做法在新郑已坚持了四年。

  领导沉下去,效率提上来。开门七件事,虽然都是过日子的小事,但在新郑市委市政府看来却是实实在在的大事。他们逐年加大财政对民生问题的投入,逐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财政民生联动机制,市财政用于改善民生的资金由2003年的16585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35858万元。

  围绕少有所教,实施均衡教育。今年,新郑市的高考成绩连续16年位居郑州六县(市)之首,教育均衡发展经验先后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誉为“新郑模式”。2003年以来,新郑市投入4000万元对乡村学校改老建新,部分乡镇建设了寄宿制小学,同时,改善了乡村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他们实施教育基础设施扩容工程,投入3009.8万元改扩建小学12所,扩建中学15所,在城区新建2所小学,新建了新郑二中和市直中学,扩建了职业中专和一中新区;投资200多万元建成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开通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信息网,实现了“校校通”;为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上起学,在全省率先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先后投入1410.8万元,资助贫困学生46966人。

  围绕成有其岗,力克就业难。就业是民生之本,为此,新郑市连砍“三板斧”:以发展促进就业,通过园区和企业带动,为11万富余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机会;以培训转移就业,建立市、乡、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2003年以来,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70378人,今年以来又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19766人次,转移就业18217人;以政策扶持就业,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活动,近年来,新增城镇就业岗位8781个,安置公益性岗位人员223人。

  围绕病有所医,强力推进新农合进程。他们在一手抓硬件改善,一手抓覆盖城乡医疗服务网络的同时,紧紧抓住被列为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市的机遇,通过扩大覆盖面,提高补助比例,建立大病救助机制,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参加合作医疗共48.7万人,参合率达到91.3%。

  围绕老有所养,构建“夕阳工程”。去年,新郑市投入4000万元新建5所、改扩建9所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率提高到44.2%。14所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敬老院成为老年人集中居住的温馨之家。同时,市财政投资建立的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干部大学等又为老年人提供了生活、学习、娱乐的好去处。

  围绕居有所保,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03年以来,该市共投入资金1.7亿元,改建农村公路636.75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交线路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井11处,铺设管网5万多米,解决了61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围绕农村生态家园建设,市财政拿出补贴资金200万元,以奖代补发展沼气池5500座,新建集雨水窖601座;在城区,先后改造背街小巷 30条,建设滨河帝城、月季新城等精品住宅小区,有效地改善了人居环境。

  新郑市还积极探索建立城乡困难群众救助的长效机制,通过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保障患大病的城乡低保对象能及时得到救助。今年以来,已救助655人,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5.9万元。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