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7版:精品文摘
3  4  
PDF 版
高 原
网瘾为什么偏爱中国孩子
假与劣
数学家们的生活趣事
年轻时去远方漂泊
ZHENGZHOU DAILY
黑塞与傅聪
配角大师的主角意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网瘾为什么偏爱中国孩子

中原网  日期: 2007-09-21  来源: 郑州日报  
  当许多家长控诉“网络害了孩子”时,高文斌博士对国内外网络成瘾现象所做的比较却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为什么这么多中国孩子会迷恋网络?为什么网瘾会找上中国孩子?帮助网络成瘾的孩子该从哪里下手

  国外网络成瘾的人群集中在20~30岁,中国却集中在15~20岁;

  国外网络成瘾的内容比较分散,而中国80%~90%集中在网络游戏;

  日前,中科院高文斌博士通报了这三个事实。当许多家长控诉“网络害了孩子”时,高文斌博士对国内外网络成瘾现象所做的比较却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为什么这么多中国孩子会迷恋网络?为什么网瘾会找上中国孩子?帮助网络成瘾的孩子该从哪里下手

  三大缺失

  使网络成为替代品

  他们经过研究发现,当代中国青少年成长中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三个缺失:

  第一是“父亲功能”的缺失。父亲对于青春期的男孩来说是很重要的,父亲往往代表着规则和秩序,孩子自控能力的形成与父亲的作用有很大关系。但是现在很多家庭中,父亲的功能是缺失的,比如一些孩子父母离异了,孩子跟着妈妈生活;有的家庭虽然表面完整,但父亲很少在家,总是在外面忙自己的事,造成父亲功能的缺失。这从某种角度上解释了为什么网络成瘾的大多是男孩。

  对中国孩子尤其是城市孩子来说,第二个重大的缺失是游戏缺失。高文斌说,实际上青春期的孩子仍然需要游戏,只不过他们需要社会角色更丰富的游戏,需要有象征意义的游戏帮助他们长大。现在中学体育活动不仅少,而且男生的活动在时间上和内容上都和女生差不多,其实男生是需要在游戏中有一定的肢体接触,甚至肢体冲突的。当现实生活无法满足时,他就去找替代品。网络游戏很多都是战斗游戏,所以很容易被男生迷恋上。这也是为什么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以游戏为主的重要原因。

  第三个缺失是同伴的缺失。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同伴特别重要,没有伙伴就不能从家庭走向社会。但是中国城市中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内同伴为零。同时,现在很多孩子上学远,又因为安全问题家长不得不接送,本来上学路上可以和同伴玩耍,现在不可能了。而短短的课间时间,很难发展出高质量的同伴关系。当现实生活中同伴缺失时,网络却给青少年提供了机会。

  在网络中,有游戏,有同伴交往,又能获得成就感,正好弥补了三个方面的缺失。

  警惕从学习成瘾

  到网络成瘾

  高博士把网络使用者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健康使用者,他们不会因为上网而影响社会功能的发挥。

  第二类是高危人群。高博士说,这样的人往往是人们心目中的“好学生”。这些好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并非出于内在的兴趣,而是依赖良好的学业成绩获得各种心理需求,如老师的关注、家长的奖励、同学的钦佩等。他们是“学习成瘾”的孩子,往往缺乏学业以外的明显特长和爱好,也缺少好朋友。这样的好学生进入大学后,发现学习不再是评价一个人的单一标准时,就会出现成长的垮塌。单一的行为方式使得他们放弃学习,一头扑到网络上,希望从网络上全部获得他想要的东西。

  第三类是网络使用障碍者。这些人虽然上网时间很长,几乎每天都要上网,但还能控制使用的极限度,比如考试前他会停止上网去学习。

  第四类就是网络成瘾者。他们因为上网,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心理、身体都出现了问题。这些人大约只占2%,他们需要进行心理干预。

  高博士说,我国目前青少年有很多属于第三类而不是第四类。对他们进行矫治,家庭、学校和青少年自己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有利于状况的全面改善。尤其是青少年自身具有一定的行为调控能力,在专业人员的辅导下,这股自身的强大力量会帮助他们自己走出网络迷途的。

  摘自《新闻世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