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市县新闻*登封
3  4  
PDF 版
47项重点工程完成投资近九成
登封实现 法律服务“一村一师”
中国唯一的 元代观星台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400余台赌博机集中销毁
广场文化周活动拉开帷幕
登封首家 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核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中国唯一的 元代观星台

中原网  日期: 2007-09-26  来源: 郑州日报  
  在嵩山腹地、登封市告成镇北边的周公庙内,竖立着一座砖石结构的高大建筑,它就是世界著名、中国唯一的元代观星台。
周公测景台

  王雪宝 文/图

  说起观星台,不得不提及周公测景台,“二台”都在周公庙内。周公即西周文王之四子,姓姬名旦;测景即测影,古时“景”、“影”通用。周公测景台和周公庙都是为纪念周公在此测影而建。周公测景台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由太史监南宫说仿周公“立竿见影”的旧制而建,是一组有“圭”“表”装置的天文仪器。这座台子现竖于周公祠前,分上下两部分,通高3.95米,其中,上为方柱形石“表”,高1.95米(合唐开元年间的八尺),下部是方形石“圭”,即石座,形似锥体。石“表”北面距石“圭”上面北边沿约37厘米,合唐朝开元(唐玄宗时年号)时一尺五寸。因夏至日中,在此测影时,太阳通过石“表”得“表”影一尺五寸,正好与石座北边上沿距“表”间的长度相吻合,石座四周没有明暗对比,好像此时“无影”,故又称此台为“没影台”。石座北面后人有“道通天地有形外,石蕴阴阳无影中”的题刻。

  若日复以日,每天都在日中时测影,影子会不断发生变化,由此找出季节的变化。人们把“表”影最长的那天定为冬至,把“表”影最短(一尺五寸)的那天定为夏至,把一年中的日中日影最长的一天、到下一年日中日影最长的一天的周期(即地球绕太阳一周),定为一个“回归年”,在一年中,把两个日中日影长度相等,昼夜时刻相同的日子分别定为“春分”和“秋分”,加上上述“二至”,再经人们的长期实践,便总结出了一年中完整的二十四节气,以服务于人们的生产活动。

  可是,因旧时的“圭”“表”体量小,按所测日影长度推算季节变化,必然有误差。于是,到了元朝,大天文学家郭守敬经过在全国广大地区的“四海测验”和科学研究,在唐代所建周公测景台的基础上,把原来用的八尺之“表”,改为40尺高“表”,且以台体代替高“表”,这就是现竖于周公测景台之后的元代观星台。

  观星台建于元朝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由台身和石“圭”两部分组成,台体平面为方形,下大上小,形似覆斗,壁面用水磨砖砌造,台高9.46米,连同台顶小室,通高12.62米,台顶每边长8米余,台基每边长16米余,四壁有明显收分,反映了宋、元时期的建筑特征。台身北面,筑有砖石踏道和梯栏盘旋,簇拥台体,人们可以登临台顶,凭栏眺望。台北面正中,砌成一个上下直通的“凹”形直槽,槽的东西两壁有收分,唯有南壁上下垂直。石“圭”上面至直壁上沿的高度为36尺许,从“表”槽上沿再向上4尺,有铜铸二龙擎起的铜制水平横梁,共为40尺。这就是郭守敬在元初仪表改革中,新创的一种40尺高“表”。高“表”下面,自南向北,由36方青石接连平铺而成的石“圭”,“圭”长31.196米、宽53厘米,因它是测量日影长度的巨尺,又叫“量天尺”。“圭”“表”测影,首先要验证石“圭”是否准确,即石圭的方位是否与当地子午线的方向相符合。1975年经北京天文台实测证明,石“圭”南北方位,与今测子午线方向相符。石“圭”的“圭”面刻有双股平行水道,是当时建台时用作取水平的。现经有关部分测定,石“圭”水平程度也是很好的。

  测影时,为了克服“表”高影虚的缺陷,根据原始的记载,石“圭”上放一个根据针孔成像原理制成的“景符”,用以接受日影或梁影。日中时,“景符”北面呈现出一颗晶莹的太阳倒像,大如米粒,南北移动景符,景符针孔下又出现一根平分日象、清晰实在、细若发丝的梁影,迅速记下这个位置,即可测得当天日中的日影长度。因梁影细实,日象清晰明亮,所测误差极小。这一科技水平,在距今700年前的世界上是少有的。由于仪表的先进,测验的广泛,所以,反映在元代新制的《授时历》上,也必然是进步的。如:《授时历》所定一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合今365日5时49分12秒,与现代测定一回归年长度为365日5时48分46秒相比,年差仅26秒,与今世界上许多国家所用的格里高利历(即阳历)相比,则一秒不差。格历是1582年由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颁行的,较《授时历》晚300年左右。这说明当时我国天文学与历法的发展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据《元史·天文志》和周公庙内碑刻所载,观星台除了具有测量日影的功能之外,还有观测星象和计时功能的作用,即所谓“昼参日影,夜考极星,以正朝夕”。如元初进行“四海测验”时,在此地观测北极星的记录,已载入《元史·天文志》中:“河南府阳城,北极出地三十四度太弱(太弱为古代一度的十二分之八)”。

  观星台不仅在我国天文科技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而且在世界天文科技史上也占有光辉的一页。1961年3月4日,观星台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