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市委在重视拉长工业短腿、发挥商贸优势的同时,强调了对现代农业的带动。除了政策上的调整之外,对于农业投入的增加,对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视,使我市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从2002年到2006年的5年间,我市农业增加值由42.4亿元增加到72亿元,平均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3377元增加到2006年的5559元,比2002年净增2182元,增长64.6%,年均增长10.5%。
经济发展与其他社会事业实现了协调发展
为了提高经济的运行质量,提高经济的技术含量,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并将其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突破口予以强力推进。一是对高新技术重点企业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优先经费支持。二是实施高新技术的产业贴息政策。从2002年开始,我市在纺织、食品、铝和汽车四个产业领域重点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并列出重大科技专项,建立了四个面向中小企业的网络服务平台,提高了企业信息化服务水平。同时,要求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学研战略合作,推进经济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运行质量的提高为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政府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建设新的学校,城乡的孩子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由于财力的支持,城乡医院的布局更加合理、病床数上升,大病重病的治疗手段更趋先进。特别是全市推行新农合制度以来,3年时间,为全市7所示范卫生院、30所中心卫生院和75所一般卫生院投入了7682万元资金,形成了覆盖全市农村的医疗救助网络体系,400万农民的健康有了靠山。
对文化方面的投资,不仅使我们有《风中少林》、《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和“第十八届客属恳亲大会文艺晚会”这样高质量、高品位的文化大餐供人们欣赏,更重要的是这些文化精品通过传播,使河南文化走遍天下、走向世界。另一个方面,多级文化网络的建设,使群众不仅能够看上好戏、好电影,而且让群众在近在咫尺的文化大院里享受更快乐的文化生活。
2006年,郑州人均GDP为27798元,而2002年这个数字是13394元。郑州经济的发展也让城乡居民得到了实惠。依旧是这一年,我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18861元,比2002年增长57.6%;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559元,比2002年增长64.6%。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以16.4%的增速紧随大连之后,名列全国第二,超过长沙、合肥、呼和浩特等省会城市。2006年我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620.7亿元,比2002年增长90.8%。
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了协调发展
郑州经济实现了连续四年的高速增长,这个增长还是放在关停小造纸、小火电、耐火材料、冶金等重污染、高能耗企业的背景下实现的。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拆除工业窑炉2517座,减少燃煤使用量70万吨,减少粉尘排放量3.39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5676吨。据资料显示,2006年万元GDP能耗、万元GDP电耗,分别比2005年下降2.22%和7.37%。万元产值耗标准煤2.53吨,下降6.22%。与之相连,5年以来,郑州市的大气环境稳定达到了功能区标准,今年前8个月,市区天气质量一、二级天数为214天,蓝天白云眷顾绿城;市区河流的整治,使金水河、熊儿河、东风渠清水泛涟漪、鸟语伴花香,三条主要河流两侧的带状公园变成了市民散步、休闲的好地方;市内出境河流中,登封的颍河、巩义的伊洛河全部水质达标,双洎河水质达标率达到91.7%,贾鲁河水质达标率70.8%,全市饮用水源达标率为100%。
节能减排、治理污染,不仅使环境变得洁美,更重要的是,我们以此为契机强力推动了郑州经济转型。2003年到2006年的4年间,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从22%提高到33.5%。我市形成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评估和审查制度,对不符合节能环保的项目,不管企业个头有多大,经济效益有多好,一律杜绝立项和建设。切实抓好“三项整治”,土地的节约和集约利用得到了加强,以开发区、工业集聚区为重点的多层标准厂房建设顺利推进。
2003年至今,我市共斥资8亿元用于森林生态城工程建设,目前已造林超过80万亩,形成了环郑州的大型森林绿化带,城区绿化面积也达到了36.7%。以货币化来分析,森林绿化的总值已达122.9亿元。如今的郑州已是“森林绕城市、绿树拥高楼、四季花不断、人在景中游”的生态宜居的美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