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综合要闻
4  
PDF 版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8周年
推进跨越式发展 共建和谐社会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推进跨越式发展 共建和谐社会
——王文超接受《高端网谈》访谈实录
中原网  日期: 2007-10-01  来源: 郑州日报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说科学发展、话和谐中原”,欢迎您收看由人民日报驻河南记者站、河南省委宣传部网络处主办,中国网通(集团)河南分公司协办,人民网河南视窗和商都网共同承办的大型网络访谈栏目——《高端网谈》。

  今天我们来到了河南省省会郑州。郑州是河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国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城市。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推进和中原城市群建设的快速发展,郑州也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今天我们的话题将围绕着郑州市“推进跨越式发展、共建和谐社会”来讨论。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做客嘉宾,我们很荣幸地请到了中共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王文超。欢迎您,王书记!同时,我们还请到了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喻新安,喻院长,欢迎您的到来!

  加快发展 维护稳定 为民谋利

  主持人:郑州是河南的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郑州市委书记,王书记对郑州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王文超: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充满活力。

  主持人:非常精辟,谢谢王书记。请喻院长谈一谈你的看法。

  喻新安:从经济研究角度看,郑州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个飞速发展的城市,同时又是个不断创造惊奇的城市,还是个潜力无限的城市。

  主持人:近几年,郑州经济发展蓬勃、稳健,这是和郑州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分不开的。王书记,郑州市委、市政府的施政思路是什么?

  王文超: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城市,肩负着重要的任务和责任。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郑州究竟怎样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在促进中部崛起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前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河南时,向河南提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要求河南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走在中部崛起前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对郑州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提出构筑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要求郑州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中原崛起乃至中部崛起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这些年来,郑州市委、市政府根据形势变化和发展要求,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符合郑州实际的发展之路。2002年,我们提出要“拉长工业短腿、发挥商贸优势、带动现代农业”。2003年到2006年,郑州市的经济总量实现了1000亿元到2000亿元的跨越,在全国大中城市和省会城市的位次均前移两位。工业也不再是短腿,工业占GDP的总量比例已达到了47.2%。今年年初,我们根据新的形势发展要求和战略发展目标,在总体要求上,提出要“加快发展、维护稳定、为民谋利”。把发展思路调整为“强化枢纽地位、优化工业结构、建设商贸都市、发展现代农业”。在城市发展上,我们的思路是“保护改造中心城区、加快建设郑东新区、抓好中小城市建设”。在发展目标上,提出要建设“文化郑州、生态郑州、平安郑州、和谐郑州”。我们要坚持这些思路、要求和目标,坚持不懈地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推进跨越式发展 壮大郑州经济实力

  主持人:我们今天访谈的主题是“推进跨越式发展,共建和谐社会”,请具体解释一下,郑州如何推进跨越式发展、在中原崛起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王文超:第一,要搞好战略发展规划。去年年初,我们制定了跨越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是抓好八项重点工程,其中,涉及工业方面的是扶优扶强工程、科技自主创新工程和产业园区建设工程;农业方面的是新农村建设工程;城市建设方面的是城市建设管理工程、生态建设工程;文化方面的是文化建设工程;强化枢纽地位方面的是交通枢纽和物流工程。八项重点工程主要通过抓好280多个项目来带动,而其中又有20个重大项目,对产业的发展和调整起到关键带动作用,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二,要加强领导,组织到位。我们组建了八个工程指挥部,市级领导分别担任指挥长和副指挥长,一个指挥部一套班子,一个规划,一抓到底。

  第三,要切实抓好组织实施。政府要做好技术的规范、设计、引入工作,加大融资力度,创造宽松的环境,抓好项目实施。

  第四,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重点项目的实施需要各方面、各部门的配合,需要上级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政府的责任主要是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为项目搞好服务。

  通过以上这些措施,大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八项重点工程,壮大了经济实力,这两年经济发展速度一直保持在16%左右,发展势头强劲。我们的目标是到2008年,实现“三个一千、三个翻番”,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加1000亿元,利用域外资金累计达到1000亿元,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比2005年翻一番。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要达到3700亿元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要超过6000美元,城市居民收入达到170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00元以上。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这个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主持人:谢谢!请喻院长谈一谈,您是如何评价郑州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态势的?

  喻新安:作为郑州人,听了王书记的话,感到非常振奋和骄傲。郑州尽管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新中国成立时郑州人口仅10余万人,现在发展到城区300多万人的大城市,发展速度是很惊人的。2003年,郑州的经济总量突破1000亿,去年突破2000亿,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居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郑州市准确的定位、清晰的思路、科学的规划以及有效的举措。到“十一五”末,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以上,郑州就可以和现在位于前列的任何一个城市、或是多数省会城市“掰手腕儿”,这是非常令人鼓舞的。

  郑州工业经济走在周边省会前列

  主持人:王书记,您刚才谈到,郑州的工业发展思路由“拉长工业短腿”调整为“优化工业结构”,请问,目前郑州在工业方面有哪些突出的优势和成果?

  王文超: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没有工业化也建不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商贸城。把工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是这几年我们始终如一坚持的基本指导思想。这些年郑州工业有了新的增长,发展速度在加快,工业优势和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业经济的规模不断壮大,在省会城市的位次不断前移。2000年郑州的工业增加值是360多亿元,在省会城市中排位第11位;2006年郑州的工业增加值已经达到了944亿元,在全国的27个省会城市中排第6位,上升了5个位次。2001年郑州的工业增速是8.4%,低于GDP10.9%的增速,工业的主导地位明显薄弱。从2003年到2006年,郑州工业的增速保持在18%至20%之间,尤其是去年和今年前8个月,郑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都在24%以上,工业经济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根据测算,郑州经济增长的60%以上都是工业发展带来的。

  第二,工业的名牌产品不断增加。目前,郑州有“中国名牌”10个、“河南省名牌产品”66个,如宇通、三全、金星、黄金叶等都是中国名牌。也产生了许多的“第一”,宇通客车的产销量居全国第一,中铝郑州企业氧化铝产量蝉联亚洲第一,郑州速冻食品产量达到40万吨,稳居全国第一位。这些名牌不仅提升了郑州工业的形象,给我们打开了市场,也增强了郑州的影响力。

  第三,工业经济效益在全国位居前列。在我们周边九个省会城市中,郑州的工业效益实现了213亿元的目标,名列第一。在全国省会城市中,郑州工业经济效益也排在前五位。

  第四,企业规模、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如郑州的铝工业形成了240万吨的氧化铝生产能力、60多万吨的电解铝的生产能力、60多万吨铝的深加工能力,在中国铝工业团队中是最强的。宇通汽车是中国客车第一品牌,郑州日产生产的皮卡特别是高档皮卡在全国占有45%以上的市场,改装汽车也占到国内市场的40%以上。郑州还是全国新材料生产的基地,仅郑州拓普企业生产的金刚石就占到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郑州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现在有53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849家,实现百亿的工业企业有4家,而且企业的规模还在不断的扩大。

  优化工业结构 淘汰落后高耗能企业

  主持人:郑州工业可以说是硕果累累,这是科学调整发展思路的结果。目前郑州工业发展还有哪些困境?下一步如何优化工业结构,提高工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王文超:郑州工业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一是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真正在全国有影响的企业不多。二是产业层次还不够高。高新技术企业只有900多家,在整个工业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才占20%多,比重偏小。三是企业装备水平偏低。像棉纺织工业,有些使用的还是上世纪50年代的设备。四是研发能力薄弱。研发经费占整个销售收入的比重偏低。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要切实抓好自主创新。通过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产学研结合,进一步推动科技自主创新。进一步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使科研经费逐步达到销售收入的5%左右,增强企业的自身研发能力,提升企业的科技水平和产品的技术含量。

  第二,要下大气力关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这几年我们已经关闭了近2000多家小造纸厂、小化工厂、小耐火材料厂、小煤窑,下一步要把设备落后、耗能高、污染严重的企业都淘汰掉。

  第三,要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的投资力度,提升企业技术含量、装备水平,生产出更好的产品。

  第四,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加强企业家队伍的建设,引进高端管理人才,为发展工业提供重要的人才保证。

  第五,要强力发展高新技术。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化工医药产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

  用现代化手段 建设更高层次商贸城

  主持人:在商贸发展方面,郑州提出了建设商贸都市的发展思路,在这方面,郑州有哪些举措?

  王文超:上世纪90年代,郑州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商贸城市,郑州的商贸也确实为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随着经济逐步由区域化走向国际化,经济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商贸服务业的要求也在提高,需要用现代化的手段来装备商贸服务业,提升服务水平。根据这个形势和背景,我们提出了建设商贸都市,就是要建设更高层次的商贸城。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要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物流业最基本的特点是信息化的物流、网络化的物流。我们发展物流,就要从这个层面来考虑,采用现代的手段来管理和运作,实现电子商务。

  第二,要引入新的商贸零售经营业态。近几年,我们先后引进泰国正大莲花、法国家乐福、美国沃尔玛、北京华联、大连大商等国内外知名商业企业。这些企业实行集团化、连锁型经营,经营现代批发、零售业务,我们要在这方面下工夫。

  第三,要重点发展金融、证券、期货业务。现今资本市场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我们不仅要搞好原有的金融、期货、证券机构,还要逐步引入国际上的金融和证券机构进入郑州。

  第四,大力发展中介服务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大批的中介机构,今后我们也要重点发展中介服务业。

  第五,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河南的旅游资源很丰富,郑州是河南的旅游中心,我们不仅要大力发展国内旅游,还要抓好国际旅游。

  主持人:一方面大力发展工业,另一方面在建设商贸都市,喻院长您怎么看待这两者的关系?

  喻新安:郑州作为特大型都市,又有河南一亿人口这样一个盘子,商业、工业完全可以两手抓。郑州过去工业比较弱,实施拉长工业短腿发展思路后,工业总量上去了,商业不仅没有萎缩,反而快速增长。商业的层次上去了、业态多样化了,也有利于工业的膨胀;反过来,如果工业萎缩或者工业没有强力支撑,财政乏力,群众缺乏购买力,商业发展也就会出现问题。所以从郑州市的实践来看,强力发展工业与强力推进商贸都市建设完成可以统一考虑,相互弥补。(下转第二版)

  做客嘉宾:中共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 王文超

  点评人: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 喻新安

  主持人:河南电台旅游广播主持人 潇 晴

  时 间:2007年9月26日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