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9版:精品文摘
3  4  
PDF 版
被骂死的明朝
张之洞蛮办钢铁厂
替明朝人晒收入
给春天让条道
让对手为你做广告
故宫怎样收回国宝
狗肉随想
大官怕小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狗肉随想

中原网  日期: 2007-10-12  来源: 郑州日报  
  中国近代起码有一黑一红两个将军喜欢吃狗肉。

  黑将军为张宗昌,北洋时期当过山东军务督办、直鲁联军总司令,外号“狗肉将军”,可见其吃狗肉的癖好之深。但他更出名的是“三不知”:不知兵有多少,不知钱有多少,不知小老婆有多少。有了这“三不知”,倒霉的自然是老百姓。当时流行民谣唱道:“也有葱,也有蒜,锅里煮的张督办。也有蒜,也有姜,锅里煮的张宗昌。”老百姓把他当狗给煮了。

  红将军为粟裕,开国大将第一人。粟裕将军也喜吃狗肉。战争期间每行军到一地,他便掏出五元钱“请客”,派人与群众商量打狗。只要部属吃狗肉,都会送粟裕一份,他非常高兴地接纳。将军发怒时,参谋人员便传令道:“打狗!打狗!”

  引用这两件事是想说明,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其实难以用政治标准衡量。比如一个人吃什么东西,纯粹是个人喜好,与阶级立场、政治表现并无关联。正因如此,中国的饮食文化才不会因朝代更迭而中断,才能蔚为大观。

  中国人食狗的历史很长,距今约六千年的半坡遗址中,就发现了狗骨。狗在秦汉期间养殖极为普遍,当时人们以狗肉为佳肴,配合粱米食用,比猪肉和羊肉更受欢迎。但是,养狗生肉缓慢,又费饲料,因此最终没能取代猪、羊的位置而成为餐桌主菜。宋代以后,狗肉地位降低,不用说名列“八珍”,就在普通宴席也难以见到。南宋的清河郡王张俊,曾经请高宗赵构吃饭,共上了各类菜肴102种,外加点心、水果、干果和各种看盘共120碟。这102种正菜美味纷呈,但偏偏没有狗肉,可见当时权贵已经不把狗肉列入正席。

  如今,中国也还有不少地方视狗肉为美味,湖南、贵州、广东、广西均有用狗肉制作的佳肴。

  粟裕是湖南人,喜吃狗肉可能就是源于家乡食俗。广西一些地方如果把你称作“狗肉朋友”,那便是最高的荣誉。广东也流行一句话:“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对于狗肉,神仙都难逃诱惑,何况是凡夫俗子。

  西方人对中国人吃狗肉非常气愤,把吃牛而护狗视为神圣原则。不过,事情总有例外,我的一位朋友陪法国客人吃饭时,专门点了一道狗肉,上菜时却谎称是牛肉,吃完之后才将实情说出。

  没想到,第二天法国客人主动要求点菜,开口便喊:“就要昨天吃的那种‘牛肉’。”看来,为了美味,没有了“指鹿为马”,却增加了“指狗为牛”。

  摘自《食之白话》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