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春秋时期,魏舒掌握了晋国大权,当时梗阳(今山西清源)出了件大案。被告想用美女和乐队贿赂魏舒,以逃避法律制裁。魏舒手下的阎没和女宽为了劝阻魏不要受贿,两人一同拜访了他。用餐时,阎没和女宽并不提办案的事,只是在用餐开始、中间和饭后叹息了三次。魏舒问其原由,二人说:“馈之始主,恐其不足,是以叹;中置,自咎曰:‘岂将军食之而有不足?’是以再叹;及馈之毕,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属厌而已,是以三叹。”意思是:开始吃饭时,我们担心饭不够,所以叹气,吃到一半,见饭菜丰盛,我们又责备自己多虑,哪有将军请客不让客人吃饱的事?所以叹气。吃完饭,我们想小人物肚子也有吃饱的时候,但愿君子的欲望也像小人物的肚子,也有满足之时,所以又一次叹息。阎没和女宽用这番话来劝说魏舒办事要秉公执法。
几经流传,“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属厌而已”这句话演变成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意义也有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