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区街新闻
3  4  
PDF 版
居住环境美 百姓乐陶陶
失地农民的“劳动部长”
社区里建成文化大院
中小学生争当调解员
给老人一个幸福的家
骑车切莫打电话
八场公益讲座迎十七大
中原区培训公务员
管城区聘请教育监督员
摄影镜头聚焦高新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失地农民的“劳动部长”
■本报记者 高 凯 刘玉娟 通讯员 赵广鑫 文/图
中原网  日期: 2007-10-12  来源: 郑州日报  
  住在东区祭城辖区的失地农民们只要想找工作,就一定会找到一个叫李长栓的人,找到了他,就等于能拿到一个“饭碗”。李长栓是祭城路街道办事处劳保所副所长,用失地农民的话讲,他就是专为失地农民“跑”工作的“劳动部长”。

  骑着自行车为村民跑工作

  年初,家住苗张村的困难户李建红想找一份工作,李建红的儿子有精神疾病,家中没有挣钱的人,生活过得紧紧巴巴。李建红找到李长栓想要一份管理公共厕所的工作,这样他可以边工作边照顾儿子。李长栓立即行动,一个多星期后,李建红如愿地带着孩子到市区上班,每月有了近700元的收入。

  隔个两三天,李长栓都要骑着自行车到市区搜集招聘信息,找一些招聘物业人员、保安、饭店厨师、收款员等适合失地农民就业的信息。回到办事处后,把所有招聘信息进行整理,然后走家串户去问村民们喜欢哪样工作。有就业意愿的村民就记在本子上,第二天就去联系用人单位。无论刮风下雨,只要村民打个电话,他都会出去帮助村民找工作。三年的时间,经他的手找到工作的失地农民有6000多名。

  办培训中心为群众谋出路

  祭城办事处辖区内的村民们大部分都是拆迁安置后的失地农民,有了踏实的住所,谋求一条致富之路是很多失地农民的愿望。光靠李长栓来回跑着找工作,不能从根本上帮助老百姓走上致富的道路。经常泡在村民当中的李长栓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针对不同失地农民的不同想法,决定开设一些致富培训班。于是,李长栓就和金水区东区工委的工作人员,办起失地农民培训中心,跑到市里找专家,找企业家,只要是失地农民想学的项目,李长栓就千方百计找“高人”过来给村民们指导。

  李长栓说,很多失地农民看不上他帮忙找的工作,想自己创业,他也不介意。村民们想干事业,说明他的工作没有白干,大家都富了,东区才会真正欣欣向荣。

  愿失地农民都有工作

  “稳定失地农民的就业率是今后的重要工作,很多失地农民在政府的帮助下都有了工作,但由于他们的素质参差不齐,用人单位经常对此有意见。”李长栓常常忧心失地农民工作的稳定性,他告诉记者,三五年后,东区可能就是繁华的市区,农民不转变,很容易被社会淘汰。他想搞一些有关素质方面的培训,这样用人单位会更愿意接收失地农民。

  每天,李长栓都像往常一样到辖区一些村中询问有没有人想找工作,他告诉记者,等到所有的失地农民都有了工作,他就不再跑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