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世纪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时空坐标上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即将召开的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将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树起的又一座里程碑。
方位决定方略,方略明确使命,使命昭示未来。
时间坐标——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了紧迫而关键的时期。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夯实基础,这是时代赋予十七大的庄严使命
党的十七大召开前夕,太行山脚下河北灵寿县青廉村农民王三妮家分外热闹。在国家免征农业税一年之际,他铸造的一尊“告别田赋鼎”,引来十里八村乡亲们观赏、赞扬。站在这尊巨鼎前,读着鼎上的铭文,王老汉满脸喜气——
“田赋始于春秋时代……1979年邓小平搞改革开放,施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亿万农民富裕起来。乾坤转天地变。从2006年1月1日起依法彻底告别延续了两千六百多年的田赋,并且还让国家反哺农业。亿万农民歌唱社会主义好,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我是农民的儿子,祖上几代耕织辈辈纳税。今朝告别了田赋,我要代表农民铸鼎刻铭,告知后人,万代歌颂永世不忘。”
与王三妮老汉有着相同感受的还有四川省南部县保城乡宋家坪村500余名农民,他们自发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门口竖了一块外观像“田”字的“告别田赋纪念碑”,以表达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质朴无华的铭文凝聚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亿万农民由衷的心声。
改革开放29年来,我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跃上了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丰衣足食的梦想成真,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伟大跨越。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雄心壮志和不懈追求,而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则是民族复兴的重要阶段。
历史永远铭记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中华民族复兴设计的“三步走”战略。
1987年8月,邓小平在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约蒂和赞盖里时说:“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在“三步走”的前两步目标实现后,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即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于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历史坐标上,我们看到了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一是建党一百年,二是建国一百年。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跨入二十一世纪,党的十六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建党一百年的阶段性目标,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十六大以来的5年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而在2006年,这一数据已经从2002年的1000美元跨入2000美元的平台,四年翻了近一番。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的位次由第六位跃居第四位。2003年至2006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10.4%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世界年均4.9%的水平。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标志着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迈出了新的步伐。
面对成绩既要保持头脑清醒,更要感知肩负责任的重大。
我国正处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距党的十六大提出建党一百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时间还剩下14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进入紧迫而关键的阶段。
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已经初步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尚存诸多深刻矛盾。
浙江温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伴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人们眼中,温州“小老板”几乎成为财富的代名词。但十七大代表、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坦言,温州是一个相对比较富裕的地方,可全市262个乡镇中,欠发达的乡镇还有139个。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口袋”和“脑袋”不协调的问题还十分突出。
这是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充满困难和风险的时期,是一个既有难得机遇又有严峻挑战的时期。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和利用好机遇,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断探索促进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夯实基础。这是时代赋予十七大的庄严使命。
空间坐标——清醒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继往开来,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向新阶段,这是时代赋予十七大的重要任务
长期观察中国问题的一位英国记者写道: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迷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凭借着对和平发展世界潮流的准确把握,对国内形势深刻变革的敏锐洞察,抓住了有利时机,取得了令世界瞠目的辉煌成就……
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长期面对的三个重大课题。
世情、国情和党情,是中国共产党科学制定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的根本依据。
——察世情。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经济失衡加剧,能源资源压力增大,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贸易保护主义趋势上升,国际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国际大环境对我国发展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不少不利因素,要求我们党准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一步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所需要的外部环境;要求我们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更多的主动,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格局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我们党面临的国际局势变动的新考验。
——观国情。改革开放29年,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历史性巨变,取得的成绩世界瞩目。英国《金融时报》评论:“以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中国成为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力,这在现代经济发展史上是少见的。”
巨变面前仍需保持清醒头脑,必须看到,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未改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并未改变。“一个巨变”“两个未变”的国情告诉我们,实现现代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人均GDP在世界上的排名还在100位以后。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还有2300万绝对贫困人口。如果按联合国人均每天1美元的标准计算,我国还有1亿人在贫困线以下。
特别是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速,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经济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深化改革进一步触及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对我国发展的影响明显加深;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能不能抓住新机遇、解决新问题、实现新发展,这是我们党面临的国内发展大局的新考验。
——看党情。中国共产党是民族复兴伟业的中流砥柱。新中国成立尤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紧紧围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按照提高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总揽全局的能力的要求,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有力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党在实践中锻炼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强。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一些领导干部、领导班子在思想和作风、方式和方法、素质和本领等方面,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适应。
历史使命要求我们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准确把握党的执政规律,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这是我们党面临的自身状况变化带来的新考验。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说,中国共产党今天面临的所有挑战和考验,说到底是能不能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能不能准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这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9月1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向全党提出,在新时期新阶段,要正确认识国内外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认真总结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推进理论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这是时代向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重要任务。
人民期待十七大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擘画更加壮美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画卷。
思想坐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这是十七大肩负的历史性任务
理论是思想的旗帜,旗帜是前行的方向。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中央党校教授赵曜说,判断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否成功,很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看它是否经过长期探索闯出了也就是找到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行之有效的发展道路。
我们找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新时期29年,中华大地上发生的一切巨变,取得的一切进步,创造的一切奇迹,追根寻源,在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我们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不少不利因素。能不能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关系到能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全党发出的号召。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努力做到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
解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先导,是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
温州是改革开放之初遭受非议最多的地方。在只能讲“计划”不能谈“市场”的年代,温州人就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冲破姓“社”姓“资”的思想禁锢,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出现了“家家办工厂,户户闻机声”的空前景象,迸发出无限的创造活力。
温州市委副秘书长彭立华说:“如果说温州发展有什么奥秘,那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走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路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形成新思路,拿出新办法,解决新问题。”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
曾任法国《世界报》记者的埃里克·伊兹拉莱维奇,目睹中国的变迁非常感慨。他在《当中国改变世界》一书中说,1990年他随法国大企业家代表团到上海浦东考察,那时候浦东不过是一大片空地而已,没人相信规划中的浦东能够实现。而如今的浦东就屹立在原来的渔港码头,景色蔚为壮观。对上海的反复观察让他对中国发生的事情充满了信心。北京制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并不仅仅是梦想,也不仅仅是宣传,它是一个可以触及的事实。
改革开放造福了中国人民,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今天,无论是应对国内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还是更为深度地融入经济全球化,都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发展来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而不能停滞不前,更不能走回头路。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指引,必须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
记者不久前到青岛崂山石老人村采访。这个村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较早地走上了小康之路。但由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没有跟上,在村委会选举时,一些村民连续多年上访。村党委认识到,社会全面发展才是根本。他们从村委会换届选举抓起,坚持公开透明,随时听取村民意见。村民的气顺了,去年这个村533户拆迁,一个月拆迁完毕,没有一户上访告状。
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认为,在“发展黄金期”与“矛盾凸显期”相互交织的时期,人民内部利益关系亟待调整,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这些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现、新形式,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靠发展的新思路。党的十六大以来之所以要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所以要提出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深刻的原因即在于此。这充分反映了当代中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历史方位和政治走向。
“气清更觉山川近,心远从知宇宙宽。”承载亿万人民期待的十七大,必将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