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用经济学机会成本的概念,也可以考量环境问题。说起来并不复杂,为了趋利避害,为了可持续发展,为了得到良好的环境资源,我们必须放弃那些看上去很美却可能带来环境灾难的经济项目。
环境与经济项目所转换的GDP之间存在着一种取舍,环境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环境资源所放弃的那些非绿色的GDP。就是说,环境与GDP之间存在着价值链条,针对环境作出的理性取舍更符合价值规律,更符合我们长远的发展利益。
选择较优的经济发展路径,或确定任何一种经济发展模式,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毁坏环境,等于自断前路。这些年来,各地经济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湖泊、河流、地下水源污染加重,人们呼吸着不洁净的空气,造成了公共危害。一些地方的环境污染,已不堪到难以逆转的程度。环境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从绿色发展上说,非绿GDP不能概括发展主题,以GDP为发展终极,盲目追求GDP的社会也不能算是和谐社会。克服环境污染带来的问题,这招数,那办法,莫如从制度设计上寻求解决之道。
最近,发改委主任马凯明确表示,在各地政府最为关注的绩效评价方面,被划为限制开发的区域,将实行生态保护和农业发展优先的绩效评价,不再对地区生产总值、投资、工业、财政收入和城镇化率等指标进行考核。
就是说,在限制开发区域,主要评价水质、水土流失治理、森林覆盖率等生态环境状况,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等,不再考核GDP。
限制开发区域的诸多限制,于生态保护,于可持续发展,等等,都是积极意义上的限制,实行生态优先的绩效评价,庶几能“限制”一些人追求GDP的非理性热情?这样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庶几会使官员多考虑生态的机会成本,少去追逐舍本求末的短期效应?好的制度设计所带来的结果,也要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因为上有计策下有对策的事经常发生,对此担忧不是毫无道理。
在限制开发区域不再考核GDP,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它是一种可能的发展契机。我们得到了想得到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可持续发展创造出条件,就不但造福当代,也为未来、为子孙后代铺设了畅通的道路。 罗金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