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话说于丹“昆曲心得”热播
上海世博会机器人探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话说于丹“昆曲心得”热播

中原网  日期: 2007-10-18  来源: 郑州日报  
  核心提示

  

  今年“十一”长假期间,中央电视台《文化访谈录》栏目连续7天播出《于丹·游园惊梦》专题片,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聊昆曲,赏昆曲。于丹从“梦幻、深情、悲壮、苍凉、诙谐、灵异、风雅”七个方面对昆曲艺术做了自己的解读。这档带有强烈“于丹心得”式风格的节目,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

  近年来,借名人、明星的参与,来推广高雅艺术,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现象。这一次的“昆曲心得”能取得“论语心得”式的效应吗?高雅艺术需要通俗化的推广吗?通俗化推广会造成艺术的“水土流失”吗?

  

  “昆曲心得”能再现

  “论语心得”盛景吗

  

  2006年“十一”期间,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7天解读《论语》,取得热烈反响。随后于丹整理推出《论语心得》一书,迅速成为各大书店的畅销书,并附带催发了《论语》的热销,于丹也成为当年的知名公众人物。2007年,仍是“十一”期间,仍是7天,仍是中央电视台,于丹这次的“心得”对象是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艺术。这一次能取得去年一样的轰动效应吗?

  据媒体报道,中央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表示,尽管黄金周最终的收视率还没有出来,但从几天来接连不断的观众来电可以肯定,《于丹·游园惊梦》将创新高。

  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参与了这档节目的筹划。他介绍说,作为一个昆曲爱好者,于丹对昆曲也有研究。做这档节目,是力图以昆曲为切入点,引发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他觉得,于丹是把昆曲当作一种审美方式,她阐述的侧重点是如何从昆曲中体味生活,从昆曲中获得美的感悟。这档节目播出后,蔡院长收到许多好的反馈,他笑称,他们拟请于丹担当剧院的“昆曲义工”。

  这档节目在一些年轻人,尤其是没有接触过戏曲艺术的人中引起强烈反响。李小姐是位白领,她以前也没有看过昆曲,甚至对戏曲有点偏见,她觉得戏曲节奏过慢,只有老年人才喜欢看。国庆时,她无意中看到了这档节目,因为喜欢于丹和她的“论语心得”,所以多看了一会儿,这一看,就追看了七天。她说:“原来以为昆曲慢慢悠悠咿咿呀呀的,没什么意思,想不到经于丹这么一讲解,才发现原来文辞这么优美。昆曲的优雅,在于丹式的表述下,更加易于理解。穿插于讲解中的演员表演得也很精彩。”一位网民表示“于丹老师的解说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引经据典、举一反三、深入浅出、触类旁通……听起来的确津津有味、引人入胜。”

  而在一些昆曲艺术专门论坛上,这档节目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一位看过几集节目的昆曲爱好者认为,于丹的讲解不像在说“戏”,戏曲有别于其他的艺术形式,是因为有自己独特的东西。于丹的讲解从个人感受出发,引申到心灵生活上,和当初的“论语心得”殊途同归。作为个人心得,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昆曲并不是只有精美的文辞、华丽的服饰、跌宕的剧情和个性的人物,它是有声有形的艺术。她不认为于丹的“昆曲心得”会引发一场昆曲的热潮,她认为,如果说青春版《牡丹亭》是靠一部戏缓解了昆曲的“温饱问题”的话,于丹的“昆曲心得”只是用梦幻的语言让于丹迷们做了一场七天的美梦,梦醒了,他们还是不懂“戏”。另一位票友肖女士则认为,戏曲真正的美在于其“韵”——神韵、韵味、韵律……这些远非三言两语能说清,但如果于丹的讲解能够吸引不看戏的年轻人进剧场也没什么不好,只要能把青年人的兴趣提起来就行。当然,如果再有专业人士从表演角度讲解的话,他们对昆曲或者说戏曲的了解乃至理解就更全面了。

  

  通俗化传播会导致

  高雅艺术“变味”吗?

  

  近年来,借名人、明星的参与,来推广高雅艺术,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现象。2004年,台湾作家白先勇力推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各地演出,掀起昆曲热,稍后,作家余秋雨的旧作《笛声何处》再版,为昆曲热又添了一把火。2007年初,上海东方卫视推出了一档名为“非常有戏”的真人秀节目,邀请当红明星与文化名人唱戏……这些尝试,都为古老的戏曲艺术重新获得关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同时,也有人认为,在这样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如此推广,高雅艺术不可避免地被世俗化和消费化,会产生“水土流失”,并造成一般大众的曲解。昆曲爱好者张小姐认为,《于丹·游园惊梦》中,于丹的解读更多的是着眼于剧情和人物,而作为一门唱念作舞结合的综合性舞台艺术,这种解读无疑有失全面,或许会吸引文学爱好者,但昆曲不是静态的文字艺术,它是活生生的人的艺术,一招一式,一言一语,都经过高度凝练,具有非凡的艺术美。如果高雅艺术在推广中一味地追求通俗易懂,或是大谈哲理、内涵等空泛的概念,都会造成艺术的变味变质。    

  对此,从事戏曲研究的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孙书磊表示,在当前的通俗化传播中,确实存在一些误导观众的现象。比如一提到高雅艺术,很多人因为“雅”望而却步或附庸风雅,一提到昆曲,很多人就只知道青春版《牡丹亭》。艺术在传承过程中必然将顺应时代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但万变不能离其“宗”。拿昆曲来说,在传播中,首先应当让受众树立起正确的概念,了解昆曲作为中国首个“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别于京剧、地方剧种,以及话剧、歌剧等其他艺术形式的独特性。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推广中,是件好事,但是传播的一定要是“真正的昆曲”,否则即使一时吸引住了观众,却因为传播中的误读,造成观众对昆曲的误解,长久下去,会永远地失去观众。白先勇、于丹们所做的只是第一步——吸引门外的观众走入场内,而如何长久地留住观众,昆曲界责无旁贷。

  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则从另一个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高雅艺术的传承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高雅并不代表脱离普通大众,比如昆曲,在上百出的剧目中,既有《牡丹亭》这种很雅致的剧目,也有《看钱奴》这种诙谐世俗的剧目。他觉得在传承过程中应当走一条多样性的道路,不能一味地迎合大众,但应当担负起引导大众的职责。不可能让小学生体会杜丽娘与柳梦梅的情爱缠绵,但可以对小学生讲脸谱服饰,对中学生讲故事文辞,对大学生讲哲理审美……,昆曲艺术本身就是博大精深,包容万象的。于丹、白先勇们为昆曲所做的努力,是从他们各自的视角出发的,这些名人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去欣赏,去表述对昆曲的喜爱。蔡院长说,仅靠一部戏、一个剧团、一个名人,绝不可能拯救昆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盼望更多的于丹,更多的白先勇,从更多样性的角度去说昆曲,传播昆曲,推动昆曲艺术的发展。

  

  “教育”能改变昆曲

  “曲高和寡”现状吗

  

  有位看了《于丹·游园惊梦》节目的网民在博客中写道:“我本对京剧昆曲等毫无兴趣,不过因为是于丹讲的,就决定听一会。没想到,她竟然像一块磁石,用诗一样的语言将我吸引住。原来昆曲这么美!大家有兴趣也不妨听听”但接着,该网民写道:“也许没必要专门去听昆曲,那节奏我也实在有点受不了,不过听听于丹的解读感悟也许会有很多启发。”

  从事传媒工作的钱小姐认为,这,或许就是名人参与推介的“负面”效应——观众真正感兴趣的是名人,而不是推介物本身;接受的是名人的意志传达,而缺乏自我的思考。在地球村概念影响下,人们的审美越来越趋于国际化、大众化。对于植根于本民族的艺术,不提高全民素质,没有形成全社会的欣赏氛围,没有发自内心的审美认同,即使再多的明星“代言”、“呼吁”,也无济于事。最终,风光的是明星,热闹的是明星的粉丝,而高雅艺术,仍然寂寞,高雅艺术的粉丝仍然孤独。

  在今年的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浙江的全国政协委员、一级演员汪世瑜建议把昆曲艺术列入高等学校素质教育课程。这位老艺术家表示,我们的下一代并不排斥传统艺术,关键是我们要引导他们去欣赏和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形式,要培养起年轻人对昆曲艺术的鉴赏能力,使他们参与其中。而白先勇先生也曾经表示过相似的观点。在谈到为何昆曲在中国台湾拥有众多年轻观众时,白先勇认为与教育有关,在台湾,不但中小学教材中古典文学比重很大,许多大学也都有昆曲兴趣小组和研究小组。他认为昆曲的保存,首要的是从学校做起。

  票友肖女士则认为,戏曲这种艺术,不亲自接触是没法真正喜欢的,与其加到课本里,不如有时间让孩子们自己上剧院看看热闹;与其剧团进校园演出,不如让学生自个儿上戏校看,那样更好玩儿。她表示,什么时候,咱们的教育整体有大变化的话,戏曲就有救了。比如,音乐课变成必修的艺术课,因材施教,可演、可唱、可弹奏,而且要集体上台表演。在处于“网络时代”和“地球村”的今天,不可能要求全民皆爱戏曲,但要给戏曲艺术以传承发展的土壤,要有正确且专业的引导。

  目前,昆曲进高校向大学生推广,是全国各大昆曲院团的共识。孙书磊教授介绍说,江苏省昆剧院多年来坚持让昆曲表演走进高校,以“演示会”的形式,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在观看和模仿中,体会昆曲艺术的魅力。同时,学校也组织、鼓励学生走进剧场观看演出,并对学生进行欣赏方面的专业指导,树立学生对昆曲的正确认识。谈到昆曲的命运,孙教授说他“不担心”。据他了解,目前在南京,昆曲已经形成一批固定的观众,主要是高校学生,尤以研究生居多,以及一些外籍人士。虽然欣赏人群仍属于“小众”,但孙教授认为,欣赏昆曲本来就需要较高的文化素养,这也说明全民素质的提高,是高雅艺术能为更多人接受的基础前提。他的学生们做过一些调查,发现当初在学生时代对昆曲培养起兴趣的人,在进入社会后仍然兴趣不减,并且这批人也在影响着身边的人包括下一代,喜爱昆曲,参与昆曲。这样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只要有人看,昆曲就自然能够生存下去。就像西方的交响乐,这一典型高雅艺术的欣赏人群也是“小众化”的,但是并没有阻碍交响乐数百年的生存与发展。

  

  背景介绍:昆曲,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誉为“百戏之祖”。它产生于昆山,起源可以追溯到很早的年代。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证书,授予全世界19个文化节活动和口头表现形式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是四个获得全票通过的项目之一。         据新华社

  苏州市“昆曲普及工程面向百万在校学生公益演出”活动正式启动。首场200名学生欢聚苏州市未成年人昆曲教育传播中心,免费观看昆剧。 均为资料图片

  10月10日晚,中国京剧院携《闹天宫》等剧目的折子戏走进南京大学。

  第九届亚洲艺术节期间,中国昆曲演员为南通大学师生表演昆曲节目。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