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刘长松)“俺家5亩石榴园今年一年就挣了10多万,人均收入2万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2002年俺家每年每人才挣1000多元,现在5年翻了20倍。”荥阳市高村乡刘沟村67岁的老支部委员刘遂录听了十七大报告后,指着果实累累的石榴树,眉角眼梢洋溢着舒心的喜悦,激动地表达了对党的富民政策的感激之情。
刘沟村位于郑州市西北黄河中下游分界处的邙山岭上,这里十年九旱、土地贫瘠、资源匮乏,农民农耕为生,土里刨食,虽守着“皇室贡品——河阴石榴”的金字招牌,但由于没有形成种植规模,打不开市场销路,农民收入一直在低水平徘徊,进入新世纪还戴着省级贫困村的“帽子”。
十六大以来,支农惠农政策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农民的心田。刘沟村党支部在荥阳市委组织部党建指导组、河大校友会帮助下乘势而上,紧紧抓住“支部创五好、党员争双强、农户争五星”活动这个抓手,创造性地组建了“四组一会”(政治学习组、科学技术组、电脑信息组、文明卫生组和文艺体育协会),围绕石榴种植这一主导产业,引领农民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和休闲观光农业,使这一传统产业短期内重新焕发了生机,河阴石榴种植基地被列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刘沟村呈现出党组织强起来、领导班子硬起来、全村工作活起来、经济发展快起来的生动局面。今年全村人均现金收入2万多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现在的刘沟村房屋靓丽、道路整洁、绿树成荫、民生富足、祥和安定,“村官”办公全部实现电子化、自动化,村民家用电脑超过120台,私家小汽车20多辆,农闲时节村民敲锣打鼓、舞狮耍龙、唱戏赛歌,还能天南海北去旅游,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红红火火。一个富裕、文明、和谐、安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粗具雏形。
近日,在收看胡锦涛同志十七大报告后的讨论会上,村民畅谈刘沟的沧桑巨变。老支委刘遂录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打开了话匣子:“十六大召开时,刘沟村2002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000多元,税费改革后的2003年是2000多元,去年攀升到5000多元,今年直线上升突破1万元。可以说,十六大以来党的富民政策,给咱们农民带来了‘第三次解放和富裕’。”
说到正在召开的十七大,刘沟村党支部书记刘永录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胡锦涛同志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讲话太好了,说到了农民的心坎里,给农村带来了新的希望、新的盼头、新的期待,俺们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