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要闻
4  
PDF 版
推进中原城市群建设
今日快评
十七大举行 记者招待会
生态水系建设定下时间表
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在郑开幕
调研农产品安全
加强新闻宣传管理 提高新闻队伍素质
12月上旬完成党报党刊发行任务
考察我市素质教育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十七大举行 记者招待会
国家发改委负责人介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中原网  日期: 2007-10-19  来源: 郑州日报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 张旭东 林红梅 韩洁)十七大新闻中心18日下午在梅地亚中心举行第三场记者招待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介绍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并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人民生活有新改善

  朱之鑫介绍说,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有两条,一条是坚持科学发展,促进又好又快。经济总量有了快速增长,发展质量和效益有了明显提高。2003年至2006年,国民经济保持了年均10.4%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世界年均4.9%的水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长较快、运行较稳、效益较好的时期之一。另一条是高度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人民生活有了新的改善。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759.5元,扣除价格因素,四年年均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年均增长6.2%。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出版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也呈现出新的局面。

  长期看整个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在回答记者提出的如何看待当前物价水平、是否出现通货膨胀的问题时,朱之鑫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和通货膨胀并不是一个概念。CPI的上涨并不等同于通货膨胀,这一轮物价上涨,主要是由于受农产品特别是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影响。据统计,前8个月累计价格总水平上涨了3.9%,其中,3.3个百分点是由于食品价格的上涨所引起的。由于农产品生产的周期性,价格总水平仍将可能在高位持续一段时间,但从长期看,整个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从国内来看,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的工业消费品都是供大于求的,粮食已经是三年丰收,今年的夏粮和早稻又获丰收,秋粮也能获得较好收成,当前粮食库存充裕,预计粮价会趋于稳定,这是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一个基础条件。从国际上来看,由于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上涨,各主要国家也都面临着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而推动消费价格上涨的情况。随着粮价提高、生产的发展,世界上一些主要玉米、大豆出口国的播种面积都在增加,这样粮食产量可以保持相对的稳定。中国有句古话叫“粮价涨,百价涨”,只要稳定住了粮价,整个价格就可以稳定住。目前要采取综合措施,抑制物价过快上涨,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

  靠发展靠改革靠调节解决居民收入分配问题

  在回答关于收入差距的问题时,朱之鑫说,当前收入差距有扩大趋势是个事实。但我们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都在不同程度地提高着。产生收入差距的原因有很多,诸如城乡二元结构、收入分配制度还不完善等。国际经验表明,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的某一个历史阶段,往往会出现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是在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差距,是前进中的问题,是“成长中的烦恼”。为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已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第一靠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把蛋糕做大、做好、分好。第二靠改革,深化包括收入分配制度在内的诸多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同时要创造一个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过程平等的体制机制环境。第三靠调节,就是要提高低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调节高收入,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目前还得不出我国经济已经全面过热的结论

  在回答记者关于中国经济当前是否已出现过热现象的问题时,朱之鑫说,今年以来的形势总体是好的,连续几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集中表现为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趋势尚未缓解,一些不稳定、不健康、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因素还在积累,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在看到经济增长存在由偏快转向过热的危险时,我认为目前还得不出我国经济已经全面过热的结论,原因如下:第一,经济的过热和过冷描述的实际上是总量关系失衡的状况。当前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的关系没有改变。                    (下转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