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日本强占中国台湾后,由于遭到台湾人民的激烈反抗,日本派驻台湾的军人、官员死伤甚多。由于日本不断对外扩张,日本在台当局的财政支出入不敷出,对台湾的管理也陷入困境。
1500万法郎
出售台湾
1897年至1898年,日本派往台湾的第三任总督乃木希典,感到难以征服台湾人心,于是,多次向首相伊藤博文提出,台湾对日本的作用不大,也不好管理,建议将台湾卖给英国或法国,甩掉这个沉重的包袱。
当时,日本政界也有不少高官认为,日本侵占台湾后,虽然国土面积扩大不少,但每年却要为台湾付出一大笔开支,同时还要搭上很多人的性命,太不划算,尽快将台湾甩卖出去,赚一笔现款。
在乃木希典和部分内阁大臣的强烈要求下,伊藤博文同意与有钱的西方国家谈谈这个问题。
一开始,日方找到英国,但英国开价不高,因为它的殖民地也很多,已经管不过来。因此,双方谈了几次就不愿再往下谈。接着,日本又找法国谈。经过多轮谈判,日法基本谈拢,价格为1500万法郎。
甩卖引起
台湾民众关切
日本想甩卖台湾的消息,引起台湾人民的高度关切。
大多数台湾人认为,即使台湾卖给法国,自己也永远是中国人。一些开明绅士和知识分子顺势提出,既然日本想把台湾当包袱甩卖给法国,中国也可用钱把台湾买回来,以免宝岛落入西方列强之手。
于是,一些台湾爱国人士通过各种渠道向清政府上书,强烈要求清政府筹措资金并派官员与日本政府谈判,将台湾买回来,使台湾人民能堂堂正正地做中国人。
台北、台中、基隆还有几名青年学生秘密渡海前往北京,向清政府请愿。
但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吃够了日本的苦头,十分惧日,对台湾民众的要求与呼声置若罔闻。
在此关键时刻,台湾著名爱国人士林维源勇敢地站了出来。他决心利用民间的力量,将台湾从日本手中买回来,再交给清政府管辖。
林维源是台湾淡水人,祖籍福建龙溪。18世纪,他的祖父移居台湾,在台湾经商致富。到林的父亲成人时,其家业甚为发达。林维源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极有正义感。1879年,林维源以内阁中书的身份,督办台北市区的建城工程,受到上下好评。完工后,林被清政府授四品卿衔,成为名声甚佳的官员。
林维源虽富甲一方,却十分爱国。1884年法国殖民主义者侵略台湾时,抗法军队出现经费困难,林维源主动给政府借银20万两,以充军饷。抗法军队取得胜利后,林十分兴奋,一下就捐银50万两。
1886年,巡抚刘铭传在台办抚垦,要林为帮办,林二话没说,积极协助,每年收粮20余万石。1895年5月,因日本殖民主义者入侵台湾,林维源不愿做日本人,带着少数家人回到大陆,隐居厦门。尽管人在大陆,心里却时常挂念着台湾。为此,他经常秘密潜回台湾了解情况,声援台湾人民的反日斗争。
台湾民众
积极筹措资金
林维源和许多有识之士一样,也想把台湾赎回来。他秘密回到台湾后,与一些好友商谈,得到一致赞同。
民众的强烈愿望,给林维源以极大的信心。为了给台湾民众做榜样,林维源自己捐出了400万元。
一些富户见林维源愿捐出如此巨款,也纷纷表示捐款,台北一位商人愿捐200万元。台北一位姓李的青年原计划建房结婚,听说筹款的事后,主动向父母提出暂不结婚,而将修屋的500元捐出,他对林维源说:“这500元钱也许不算多,但它是我的一点心意。”
据初步统计,仅仅半个月时间,愿意捐钱买回台湾的民众达到万余人。
清政府极力阻挠
林维源心里清楚,民众买台积极性虽高,如果清政府不同意,他们的努力也是白费。
于是,林维源向清政府上书,建议他们派官员出面与日本政府谈判。
林维源还一再告诉清政府的官员,日本卖给外国是什么价,台湾人就用同等价买,不要清政府贴一分钱。
但洋务派首领李鸿章认为,日本对台湾垂涎已久,即使台民买回台湾,以后日本还会用武力侵占。中国现在国力太弱,买回来也守不住。
李鸿章不仅公开阻止买台行动,还指示驻台官员找林维源等人做工作,同时威胁林维源等人,如果惹出麻烦,清政府概不负责。
清政府的态度,让林维源等人心灰意冷。
后来,日本政府内部一些政客反对将台湾卖给法国。
与此同时,日军大本营留守参谋长石源太郎中将自告奋勇到台湾任第四任总督。他上任前表示,在任职期间,将扑灭一切反日运动,迅速扭转台湾经济困难的局面,以后不但不要政府补贴,还要向日本政府上缴经费。伊藤博文内阁经过综合考虑,终于改变了原先的卖台计划。
买台运动受挫后,林维源又回到大陆,并在福建厦门隐居,直到去世。
摘自《世界新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