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郑风
3  
PDF 版
根在河洛
谁是敌人
营养是最好的医生
难说真话
《爱江山更爱美人》
缩 影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根在河洛
——读《史话巩义》感想 祖松臣
中原网  日期: 2007-10-28  来源: 郑州日报  
  一套两卷本近百万字的《史话巩义》放在案头。平素无暇或不愿为“大部头”所累的我,每天都会情不自禁地翻读几个章节,时常读得心潮激荡,十分动情。偶尔和同乡旧友聚到一起,不约谈起此书便有说不完的话题,得到的是享受,“话”诉的是真情,还都是火热挚诚的“故乡之情”。

  我们都生在巩义,长在巩义,巩义是我们的家,河洛是我们的根。家乡的东南部是由方山、嵩山逶迤而出的崇山峻岭,西北部是由洛水、黄河交汇而成的洪波长流。中部岭塬广阔,河谷纵横,星罗棋布的村镇被蜿蜒曲折的黄土路串连着。黄土路上洒满父辈的汗水,岭塬的黄土中长眠着先辈的灵魂。田头的老柿树与我们几代人相依相伴,村口的祠堂、小庙、碾盘、村里的老房、砖墙甚至石磨、石凳都在幼年时给过我们许多慰藉和呵护,红薯、绿豆、玉米糁,我们吮吸着母亲的乳汁成长,割草、上学、摘酸枣,我们在家乡的怀抱里成才。

  孩提时代,我们曾在清澈的洛水里戏水;启蒙教育是在杜甫故里旁的小学里度过;苏秦陵墓就在我们的村口,巩县窑就在我们的家旁。隔河相望一览无余的是千年古刹石窟寺、著名的儒商康百万庄园、人民艺术家常香玉的故居。学生时代,年迈的父母曾语重心长讲过家乡名人刻苦攻读报效桑梓的故事,村里的大叔大伯也曾娓娓动听地述说过“河图”、“洛书”、“伏羲”、“八卦”、“河神降妖”等美丽传说。我们对家乡充满了憧憬……

  我们对家乡有诉说不尽的热爱,但也有挥之不去的遗憾。几千年来,先人们在这片土地上是如何顶着风、冒着雨,趟着河走过来的,我们知之甚少。面对上千次的狼烟烽火、刀光剑影,先辈们如何奋斗抗争保卫和发展了这片热土,我们了解不多。对地上的遗址、地下的遗存、广布村村落落的文物我们更是缺乏系统研究。《史话巩义》释解了我们心中的困惑,让我们系统完整地认识了我们的家,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

  《史话巩义》是家乡的几个老同志用两年的时间查阅了上百部经典,翻阅了上百年的历史资料,收集了散传于民间的各种遗存,呕心沥血完成的一部整合巩义历史文化的大书。这部书从十一万年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洪沟人”写起。开篇写山水地理,仿佛诉说家中的庭堂后院,细腻而深情。接着把这片土地一万年以来的历史沿革,银线串珠般展现在读者面前。通过“洪沟遗址”及遍布境内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描述了远古先民从旧石器到新石器,从生食到熟食,从野栖到穴居,从渔猎到农耕的进化过程,并对伏羲、黄帝、尧、舜、禹、汤等远古帝王在河洛画卦,祭天、沉璧、禅让等人文活动进行了生动的阐述,揭示了河洛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地理条件。诉说着中原文化根在河洛的历史见证。

  进入阶级社会,通过“夏鼎商彝之光”、“周代封国之兴衰”、“从两汉到三国的史迹风流”、“魏晋南北朝人物与佛教”、“瓦岗军与洛口仓”、“大唐诗圣”、“北宋皇陵”、“金元明散记”、“清代遗事”、“纷乱民国”等章节,将巩义五千多年间各朝代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进行挖掘与整理。以翔实的史料再现了这片土地上的政治变革、经济兴衰、人物沉浮和战乱变迁。诸如“夏都斟鄩与五子之歌”、“商汤代夏与桑林祷雨”、“荣錡氏建国”、“夏伯国与东周故城”、“苏秦与苏秦故里”、“桑弘羊与汉代盐铁专卖”、“稽含与其著作《南方草木状》”、“洛神与《洛神赋》”、“瓦岗军与洛口仓”、“元代张氏三碑”、“明清寺庙文化”、“康百万与康百万庄园”、“太平军与捻军在巩县”、“镇嵩军与刘镇华兄弟”等。全军共列80余个专题,按年代顺序迤逦写来,既独立成篇又相互关联,集腋成裘般构筑一道绚烂多彩的巩义历史文化长廊。若漫游其间,你会有如饮甘霖、如沐春风之感,一种熟悉、温馨、新鲜而陌生的情怀鼓荡胸臆。这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些我们约略知晓,有些却恍如初闻。我们为家乡拥有这么博大厚重的历史文化而自豪,也为这么珍贵的宝藏长时期被我们忽略而不安。

  在《史话巩义》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巩义先民在开发家乡、建造美好生活方面焕发出的创造力和聪明才智。裴李岗时期“蛋壳陶”,汉代冶铁遗址中的“球墨铸铁”,隋唐时期的青、白瓷、唐三彩、唐青花和绞胎瓷,无不闪耀着智慧和创造的光辉。巩义的“古洛汭”是河洛文化和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浮戏山是道教的发祥地,青龙山慈云寺是中国佛教的始传地,在这里儒佛道及诸子百家融为了一体。巩义的山水、巩义的文化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功绩卓著的历史名人。其中有春秋时被孔子称赞为“天下贤士”的程子华,有身披六国相印的纵横家苏秦,有西汉首倡盐铁专卖的理财家桑弘羊,有东汉时被称为“天下英蕃”的政治家伊勋,有晋代世界上第一个植物学家稽含,有唐代著名诗人杜审言和诗圣杜甫,有明代术数家赵迎,有被国务院命名为“人民艺术家”的戏剧大师常香玉。家乡的一山一水,都记载着先民创造历史的功勋,家乡的一沟一岭,都凝聚着中华文明的薪火传承。

  作为巩义儿女,我们血脉里早已融入割舍不掉的巩义历史文化基因。不管我们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也不管我们工作取得多少成绩,都与家乡的哺育和文化熏陶紧密相连。因此,对家乡和家乡文化,我们始终怀着一份感恩感激感谢的赤子之情。

  当历史的车轮驰入二十一世纪,党的改革和开放政策为家乡这方热土提供了厚积薄发的契机,勤劳智慧的家乡父老率先以乡镇企业起步,使经济发展一年一个台阶地大步跨越。二十余年来始终在全省保持领先的地位。1991年至2005年连续九届跻身全国百强县(市)。一个富裕、文明、繁荣昌盛的新巩义像明珠闪耀在中原大地,博大精深,厚重灿烂的河洛文化吸取了时代先进文化精粹,接纳了人类的创新成果,更加绚丽多彩。

  当前,“中部崛起”的伟大战略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个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文化经济一体化,由文化资源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的宏伟蓝图已经铺开,《史话巩义》的出版恰逢其时。如果说,前些年我们对历史文化资源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的话,现在已经到了该补上这重要一课的时候了。感谢家乡的同志以默默的辛劳给我们送来一个令人惊喜的震撼,使我们在已过花甲之年回望家乡时,充满一种自豪和激动。我们相信,《史话巩义》的出版,对巩义的历史文化是个大宣传、大普及,将极大地激发巩义人民建设家乡的信心和热情,家乡人民一定会更加珍惜、更加爱护这些宝贵的历史财富,以实现“文化大跨越”为契机,发展先进文化,创新历史文化,重铸巩义农村文化、企业文化、科技文化、民俗文化、戏曲文化、旅游文化的新辉煌。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