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7版:精品文摘
3  4  
PDF 版
知错不纠的境界
我们再也回不到农村去了
“知道了”
古龙的争与让
贵族与流氓
我只想做一个老鼠
我的观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我只想做一个老鼠

中原网  日期: 2007-11-02  来源: 郑州日报  
  大人要重新快乐,应该想办法回到小孩的状态。当然不可能每天都回到这种状态,但可以在心灵层面,每天花几分钟让自己做个小孩。如果,我们让自己的内心每天再做一次小孩,生命的不可思议每天将会在我们身上再流动一次。

  朱德庸

  朱德庸台湾著名漫画家系列作品《双响炮》系列、《醋溜族》系列、《涩女郎》系列等陆续被改编成电视剧、舞台剧他也被誉为“惟一既能赢得文化人群的尊重又能征服时尚人群的作家”。

  我从小是一个自闭的孩子,不爱和人说话,就一直在和虫玩。觉得很安全。到了一定年龄,虫没法满足我的观察欲望了,我开始观察人。

  我的偷窥,我的自闭

  我有我的偷窥理论。我的偷窥分两种,一种近距离,一种远距离,远距离就是用望远镜偷窥路人,一个女人在等人的15分钟里,从她周遭走过不同的人,比如丑八怪、美女、和她穿类似衣服的人,她的表情都是不同的。那样的偷窥好比到动物园看动物一样让人充满遐想。近距离就是注意与你擦身而过的人,在几秒钟内,你能感觉到她,衣服、发型、表情、香水……你能想象,她是否有故事,她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些都是我题材的来源。我也看很多电影、小说、杂志,但是任何文艺作品都不能比我实际接触到的人来得真实,给我更大的震撼。有人说我的四格漫画在呈现人性,其实我的初衷只是在展现人性偷窥的一部分,画画的时候,我把我的偷窥欲扩大了。

  大部分人都有偷窥的天性,但是没有偷窥的能力。好比大部分男人喜欢美女,愿意看到裸体的美女,但是无法看到一个穿衣服的女人,想象她不穿衣服的样子,而我想我有这个能力。对大部分人来说,任何让他费力气的偷窥他都不干,也许因为他的好奇可能不够。我无法和人沟通,融入这个现实世界,所以我才更需要想像、观察的天赋。好比很多人在吃大餐,而我只能在窗边看,我只能想像他们每一口是什么味道,吃下去他们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我羡慕很多人在所有社交场合,随便被扔到哪里,都能落地生根。见了人3分钟,像见了3年一样的亲切,我做不到。从人性的角度讲,人与人之间可能一见钟情,但是不能一见如故。一见钟情是人的本能,因为性欲是人的本性,朋友之间的一见如故是人社会性的表现。人为了要生存,没法对抗大环境,必须找盟友,所以才有友情一说。

  小学时,小朋友和我一起去邮局,让我找工作人员,我全身冒冷汗,我说我把自己所有的钱都给你,你不要叫我去问,那种感觉好像妓女给自己赎身。那时候放完寒暑假,我就在墙脚哭,我想又要上学了,要和班上这么多人搞在一起。现在脸皮随着岁月的增长而增厚,我比较能克制自己,但是克制的方式还是像老鼠一样,偶尔可以把头从洞穴里探出来,但是尽量不离开他的洞穴方圆10公尺,偶尔一探,还是回去,保持安全感。

  每个人身体里

  都有一个小孩

  我说过这样一句话:“画漫画刚满20年的我,以前有两种题材从来不碰:一种是动物,一种是小孩。不画动物是因为我太爱动物了,以至于无法在它们身上开任何玩笑;不画小孩是因为我太讨厌小孩了,以至于我根本排斥画他们。”之所以对孩子如此抵触,坦白说,最关键的是,因为我自己曾有个不快乐的童年。

  从小我就不喜欢学习,字的笔画老是写错,数学也总是考十几分,成为人见人厌的小孩。我喜欢一个人待着,最大的兴趣就是一个人蹲在院子里玩虫子,各式各样的虫子,一玩就是一下午,直到老妈喊我吃饭为止。大了点儿,不能再玩虫子了,我就迷上了漫画。当时并不知道漫画是什么,只是一拿到笔和纸,就会像插上电源一样画个不停,现在也是如此。最早是想把在学校里受的“气”发泄出来,在画里不仅“丑化”老师,还让他“死”得很难看。这样,第二天在学校见到老师,我说“老师好”时,心里才暗暗偷笑:你都不知道你“死”了多少回了。

  小时候我不被师长喜欢,老师让我改变,父母让我改变,我都不改变。长大了,开始画画了,我也维持着小时候的我。

  现在很多大人生活得并不快乐,这些人可能有自己的事业,但有一天他会突然把事业丢掉,做另外一件事情,而那个事情在很多人眼里不可思议,赚不到那么多钱,还很辛苦。这是为什么呢?他会给你讲,因为我从小就想做这件事。很多人在小时候会有各种梦想,比如画画,比如音乐。但在成长过程中,大人会帮他做出一些似乎有“好处”的决定,比如告诉孩子画画是没有出息的,赚不到钱。20年后,这些孩子的天赋消失了。书念得好的,也许做了医生、律师,但这些人变成两种人:要么不敬业——对他而言工作只是赚钱工具;要么不快乐——因为他做的不是他要的。

  在这个时代,生存的压力谁都有,但人还是应该想办法。我承认,我的工作与别人不一样。但他们还有礼拜六和礼拜日,至少一周有两天时间可以过自己想过的日子,可以按照小孩的本性,在这两天会做让他愉快的事情。一旦认知到自己的快乐是什么,在这个时候,如果老板要他加班的话,他是可以拒绝这件事的。这样就是5天做大人,两天做小孩。即使在5天做大人的时间里面,还是可以每天有两分钟尝试做一下小孩。每天早上,我在刷牙照镜子的时候,会问今天自己几岁?心里面就会有个声音说,7岁、8岁、16岁……这是一种快乐的感觉。

  所以,大人要重新快乐,应该想办法回到小孩的状态。当然不可能每天都回到这种状态,但可以在心灵层面,每天花几分钟让自己做个小孩。如果,我们让自己的内心每天再做一次小孩,生命的不可思议每天将会在我们身上再流动一次。

  摘自《新周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