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以房养老市场萌动
一支医院“讨债队”的苦恼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一支医院“讨债队”的苦恼

中原网  日期: 2007-11-06  来源: 郑州日报  
  贵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有一支“讨债队”,专门追讨病人拖欠医院的医疗费用。这一无奈之举折射出全国各级医疗机构避不开的普遍难题——“欠费治疗”谁来掏钱?

  专家认为,当“救人第一”遭遇欠费难题时,让医院独自承担“欠费治疗”风险是不合理的。政府和社会不应仅仅要求医院“救人第一”,还应为医院提供切实的保障,以免医院陷入四处讨债的尴尬境地。

  

  讨债难道是医院该做的事吗?

  

  自从两年前贵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成立了“讨债队”,老护士何军就开始了四处奔波的讨债生涯。一笔笔欠款相继被追回,两年时间共讨回80多万元。

  何军第一次讨债源于2005年的一起车祸,当时肇事司机逃跑了,车祸中受伤的受害者出院后拒绝支付医疗费。考虑到被拖欠的医疗费数额较大,医院让为人和善、能说会道的何军代表医院去收款。何军多次与车祸受害者、交警部门、肇事车车主沟通协调,可他们都说要找到肇事司机才能支付医疗费。后来何军得知肇事车辆买过保险,就一家一家保险公司查下去,终于找到了肇事车辆投保的那家公司。在她的努力下,保险公司最后赔付了20多万元:医院讨回了近5万元医疗费,车祸中的死者家属获赔了14万,其他受害者也得到了相应的赔偿。

  “主要是没有人负责这个事,你不找上门,就没人想着要来赔付或者结账。”第一次讨债让何军发现了问题,贵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也因此决定成立“讨债队”,专门追讨出院病人拖欠的医疗费用。

  两年的讨债生涯,何军去过偏远的农村,也到过不同的单位,“做了好多不该自己做的事”:她替一位农村产妇争取到合作医疗保险;她带因路伤致残的小男孩做事故鉴定并拿到了铁路部门的赔偿金;她还帮助施工中受伤的农民工与包工头协商……

  “医院本该治病救人,讨债难道应该是我们医院做的事吗?”何军深感困惑。

  

  欠逃医药费让医院苦不堪言

  

  “先抢救后缴费”,这几年社会舆论一再呼吁医院不能因为经济利益而拒绝接收病人,采访中医务工作者也一致表示,医院先救人是理所应当的,因为生命一旦失去便不可挽回。但是他们提出,医院抢救病人后如果收不到钱,谁来“抢救”医院呢?

  2006年,一名13岁的少年从湖南扒火车来到贵阳,途中碰到高压电线,全身大面积烧伤,医院当即为他开通绿色通道全力抢救。少年住院半年后病情好转出院,因家境困难,7万多元医疗费用分文未缴。少年的父亲说,回家就是卖房子也要还上医院这笔“救命钱”,但时至今日,这7万多的费用依旧是医院的一笔呆账。

  “碰到这种情况,医院只有打落牙往肚里吞,没有哪个部门管这种事。”贵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医政科科长谌利军说。据医政科的统计:2006年5月10日至2007年4月19日,共有51名病人没交押金或只交部分押金,经院总值班、医政科主任同意救治。“遇到急诊病人我们医院从来都是先抢救后交钱。”贵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喻琨说,他相信其他的医院也都是这么做的。但是抢救以后,有的病人一直欠费不缴。

  “这种问题每个医院都遇到过。”何军告诉记者,欠费的情况各有不同:有的病人生活贫困,确实拿不出钱;有的病人本身也是事故受害者,所以不想拿钱;还有的外地人治好后一跑了之,找都找不到人。但不论是哪种情况,最后都是医院来承担几乎所有的损失。

  “从县医院到省医院都有欠费治疗的情况,越大的医院越严重,因为病情严重的最终都转到大医院去了。”贵州省卫生厅纪检组长邵千里对这一问题深有感触。“有的医院来厅里反映过这个问题,说他们的包袱越背越重,苦不堪言。”

  对于病人拖欠的呆账坏账,大医院往往是按照一定比例让医院财务、责任科室、责任医生来分担,有的医生因此被扣工资,抢救病人的积极性也严重受到影响。贵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不愿将欠费治疗的风险转嫁给医生,但是医院自身也承受不起。“有关部门一再要求医院不得因为经济原因拒收病人,可医院要给员工发工资,要购买医疗设备,这些都离不开钱。而病人的欠费问题,往往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正常运作,医院很尴尬。”贵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周一新说。

  “医院一旦拒收病人就会成为新闻焦点,但是中小医院被病人拖欠费用直到拖死也不会有媒体报道。”一位医生表示,当医院负债累累、举步维艰甚至倒闭时,谁来“抢救”医院呢?

  

  政府和社会共建就医绿色通道

  

  记者采访时院方认为,成立“讨债队”也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跳楼受伤的、出车祸的、生病的流浪者……派出所和交警把这些人送到医院就走了。我们抢救了之后,再去要钱可真难啊!”何军说,要讨回这些病人拖欠的医疗费往往涉及很多部门,仅凭医院这支“讨债队”实在是疲于奔命。

  “这对医院是很不公平的。”贵州民族学院文传学院副院长蓝东兴教授说,“救死扶伤”是医院和医生的天职,但让医院独自承担“欠费”风险是不合理的。他认为,“讨债队”是医院无奈之下的举措,这样做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蓝东兴分析,“欠费治疗”问题的出现,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目前医疗救助体系还不完善。

  周一新的设想是,由政府主导成立一个绿色就医通道,民政和卫生行政等各有关职能部门一起介入,共同为病人充分提供就医保障,而不是仅仅要求医院“先救人后缴费”。

  “据我了解,医院的欠费治疗不但很普遍,而且是个老大难问题。因为没有专门的经费,也没有制度上的保障。”贵州省卫生厅医政处处长阮中健提出,从体现社会公正性出发,财政加大对医院的投入,从而保证“首诊负责”这一核心制度能长期坚持下去。

  据了解,多数国家中“欠费治疗”风险都是由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来承担的,政府一方面把资金投入到社会医疗保险中,另一方面对医疗机构和保险机构进行补贴。 据新华社

  因“欠费治疗”无奈成立讨债队的贵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大夫正在为急诊患儿诊断。

  医院要维持正常运转,不仅要给员工发工资、缴纳水电费,更重要的是购买医疗设备。图为毕节地区医院门诊药房。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