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记者 李宣良 田兆运 白瑞雪)11月7日8时34分,随着嫦娥一号卫星正式进入距月球200公里的工作轨道,中国将第5张“月球俱乐部”的门票牢牢地攥在了手中。“在人类活动又一次向太空拓展的节骨眼上,中国没有像前两次向海洋、天空拓展那样耽误太多的岁月与工夫,终于迈进了‘月球俱乐部’。”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说。
在中国之前进入“月球俱乐部”的4名成员是美国、俄罗斯、欧洲和日本。
中国国家航天局7日宣布,嫦娥一号卫星成功绕月,标志着绕月探测的工程目标基本实现,中国具备了对月球进行探测的能力。
获得这张“门票”,中国的1万余名科技人员用了3年多时间。获得这张“门票”,中国花费了14亿元人民币。“我们用相当于修建两公里地铁的钱,搭建了嫦娥一号卫星200多万公里的奔月天路。”绕月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说,与“月球俱乐部”其他4名成员的花费相比,中国的航天事业延续了“少花钱、多办事”的一贯传统。
成为“月球俱乐部”成员的中国,将获得怎样的回报?
“它就是一个集合哨,搞地质的、矿物的、气象的、天文的、地球起源的……大家全走到一起来了。”栾恩杰把绕月探测工程比喻为“火车头”,“它已经对中国大推力运载火箭的研制、月球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与1959年1月2日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探月卫星——“月球1号”相比,中国进入“月球俱乐部”的时间晚了4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