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论述严谨,富于创新,是一篇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光辉文献。报告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有许多新的论断、新的命题、新的要求,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
最近我们邀请省社会科学院部分专家学者在系统学习十七大报告的基础上,对报告中的新论断、新命题、新要求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形成解读性学习体会。11月2日本报理论版已刊登一部分内容,收到广大读者的好评,现把另外一些内容刊登如下,以便广大读者学习时参考。
25.更加突出了自主创新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位
十七大报告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8项举措的第1项,这不单单是次序的变化,而是国家发展战略思路的重大调整。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最早提出来的。国家主席胡锦涛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国科技创新的基本指标是,到2020年,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要从39%提高到60%以上,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要从1.35%提高到2.5%。十七大报告首次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上,对自主创新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反映了我们党在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的依存度日益加深的大背景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新取向、新思维。
26.提出和概括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向和着力点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胡锦涛总书记在6·25讲话中首次使用的概念。十七大报告首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向和着力点。主要指向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着力点是:实现经济增长“拉动”、“带动”、“依靠”对象等“三个转变”:一是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三个转变”明确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什么”、“怎么转”的问题,从而不但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明了努力方向,而且明确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任务。
27.进一步明确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
在新的历史阶段,如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要求是什么?十七大报告作了系统阐述:一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二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三是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四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五是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六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七是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八是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十七大报告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又有了新的提高和深化。
28.第一次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定为基本国策
我国现有的基本国策,包括计划生育、环境保护、耕地保护、科教兴国和对外开放。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首次审议了节约能源法修订草案,拟从法律层面将节约资源明确为基本国策。现行《节能法》规定:“节能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建议修订为:国家实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
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报告第一次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定为基本国策,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做出的科学决策。
29.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
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十七大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一是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与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相联系;二是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三是分别用“深入推进”“全面振兴”“大力促进”“积极支持”表述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及对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四个版块的态度和政策;四是强调“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
30.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并表述了其丰富内涵
城镇化道路是每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中国的城镇化道路不可能沿袭国际上其他国家的路子,必须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因此,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原则是:“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目的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重要任务是:“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31.首次提出“坚持平等保护物权”的重要原则
我国《物权法》在社会主义立法史上第一次规定了公共财产和私人财产的平等原则。第三条第四条规定:“国家、集体、私人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将公共财产权利和私人财产权利在法律上不划分政治地位的差别,并且强调对它们的平等保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十七大报告进一步首次提出:“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平等保护物权”原则的提出,政治意义和实践意义都十分显著:首先,这一原则从根本上改变了一方面人民在政治上当家作主,另一方面人民的合法财产权利却被压抑和贬低的尴尬局面,从基本权利方面保障了人民民主的要求;其次,这一原则对于解决我国当前行政权力仍然过分强大、民事权利仍然比较弱小的问题,必然发挥强大的作用;再次,这一原则将极大激发社会成员创业的动力和投资的信心。公民创造出的财富只要是合法的,就会得到保护,这样就能激发人们的进取心、创造力,推动社会进步。
32.对国有经济的作用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关于国有经济的作用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历次党代会报告和有关全会都有重要论述。十四大报告提出:“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增强它们的活力”。十五大报告提出:“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十六大报告提出:“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
十七大报告对国有经济的作用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即:“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报告第一次提出“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强调“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有很强的针对性。与以往党代会报告相比,十七大报告关于国有经济作用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论述,目的更明确,重点更突出。对于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如何定位、如何发展,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33.按照新的发展理念提出了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改革框架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我国财税制度改革的目标和任务。目标是: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任务是:其一,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其二,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其三,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其四,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34.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现代金融体系的目标和要求
党的十五大、十六大都提出,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党的十七大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现代金融体系的目标和要求。其目标是:“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其要求是:“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竞争力”;“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这表明我们党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思路越来越清晰,目标越来越明确。
35.提出了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总体要求和基本任务
十七大报告在进一步强调“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的同时,明确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总体要求和基本任务。总体要求: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本任务是:坚持“三个开放”(沿海开放,内地开放,沿边开放);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十七大报告关于开放型经济的论述,意味着我们党对外开放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36.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重要论断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十五大报告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十六大报告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十七大报告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将人民民主上升到社会主义的生命的高度,在历届党代会中还是第一次。十七大报告中还强调:“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这些精辟论断,既阐明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及其重要性,又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报告还从扩大人民民主、发展基层民主等方面阐述了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途径,其中有一些新的提法,如“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自治范围”、“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等。这些新思想、新观念,必将推动人民民主的不断发展。
37.第一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概念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不仅关系其民主政治建设的走向,而且关系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政权的稳固。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概念。十七大报告首次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报告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等方面,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这些关于政治建设和政治发展的重要思想,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前景和方向。
38.提出政治体制改革从“推进”向“深化”转变的思路与原则
十五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十六大报告提出:“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十七大报告要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政治体制改革由“推进”、“积极稳妥地推进”,到“深化”,是由“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所决定的,表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思路。标志着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将出现新的局面。
报告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就是坚持一个方向、一个根本、一个目标,即:“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
39.明确提出了“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理念和要求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报告重申:“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指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同时,提出“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要求。为此,就要做到: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40.提出“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建议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一建议,是我国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项重大决策。
人大代表名额分配涉及选举权平等问题,而选举权平等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一人一票;二是一票一值。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实现一人一票方面,是全面的、彻底的。但在一票一值方面,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未能完全实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城乡不完全平等,农村每一位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多于城市。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人大代表选举中一直实行的是按比例原则配置选举权制度,这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紧密相关。1953年2月11日通过的我国第一部选举法明确规定,城乡人大代表可以代表不同的选民人数。在选举全国人大代表时,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是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8倍;在选举省、县人大代表时,则分别是5倍和4倍。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我国第二部选举法即现行选举法,这些比例没有变化。1995年2月28日,我国第三次修改现行选举法时,农村选民的选举权被统一规定为城市选民选举权的1/4,使城乡居民的选举权向更为平等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乡差别日益缩小,原来按比例原则配置选举权的基础逐渐发生变化,使实现城乡居民选举权平等有了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实现城乡居民选举权的完全平等后,农民作为整体就有了与其人口基本相当的话语权,农民的利益和意志就会在国家权力机关得到充分体现,从而有利于从整体上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质量。
41.发展基层民主的新视野、新要求
基层民主是历次党代会报告都要论述的问题,比较十五大报告、十六大报告,可以发现,十七大报告关于基层民主的论述有一些新的要求。
其一,十五大、十六大报告都要求“扩大基层民主”,十七大报告“发展基层民主”,较之“扩大”,“发展”不仅包括数量增加,更包括质量提高;就是要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其二,十五大报告提出“让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十六大报告提出“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十七大报告则在“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后,又增加了“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其三,十五大、十六大报告都提出“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其四,十五大、十六大报告都没有涉及社区建设。十七大报告重申了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相关论述,指出:“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42.明确壮大爱国统一战线要促进“五大社会关系”团结和谐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经指出:“加强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的团结和谐”。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政党、民族、宗教、阶层、海内外同胞,这五个方面的关系,反映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构成了我国基本的社会关系。这些关系能否协调一致,必然影响到社会整体上的稳定和谐,必然牵动国家的全局。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就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把妥善处理好五大社会关系作为今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社会现实问题。
43.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部署
关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十七大报告在改革的原则和要求、改革的目标、改革的重点和措施等方面,与过去相比,都有一些新的要求和部署。
其一,改革的原则和要求。十五大提出“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十六大提出“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十七大提出了总的要求,就是“建设服务型政府”。
其二,改革的目标。十五大报告提出“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十六大报告提出“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十七大提出“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其三,改革的重点和措施。十五大报告提出“把综合经济部门改组为宏观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实现国家机构组织、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等;十六大报告提出“规范中央和地方的职能和权限”,“正确处理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实现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等;十七大报告要求“健全政府职责体系”,“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等。
44.对权力监督的新要求、新举措
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关系到政治体制改革的成败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目标的实现,十七大报告对权力监督有不少新的要求和举措。与过去相比,十七大报告更加注重对权力监督的公开性、系统性、实效性以及制度、机制、程序的作用。
在权力监督目标方面。十六大报告要求“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十七大报告提出“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真正用来”改为“始终用来”。要求提高了,语气加重了。
在权力监督措施方面。十五大提出“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防止滥用权力”;十六大报告要求“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显然,十七大报告对权力监督的举措更加系统、完整、细化,起点也更高。
在权力监督重点方面。十六大提出“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十七大报告提出“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增加了对“关键岗位”的监督。
45.发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构想,发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这一战略构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适应我国新时期新阶段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要求与现状;而“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对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让人民共享文化建设成果,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46.首次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和任务
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和任务。分析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人们通常会把它分成两个部分,一是有形的、居支配地位的实力,如基本资源和经济、军事、科技实力等,这一部分被称为硬实力;二是无形的、具有凝聚或聚合作用的实力,如政治、文化、外交等,这一部分被称为软实力。换句话说,硬实力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软实力主要是指精神力量。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早已成为共识。但是,这一次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的形式,正式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并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提出来,目的就是要“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47.第一次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属性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胡锦涛同志“6·25”讲话进一步指出:“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属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十七大报告同时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其一,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其二,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其三,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其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十七大报告的论述,有利于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落到实处。
48.提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新要求
我们党历来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十四大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内论述社会科学,指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加强理论队伍建设,重视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的培养和提高”。十五大在“文化建设”部分论述社会科学的作用,指出“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这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增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十六大在“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部分,指出“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社会科学的“科学”属性进一步得到肯定。
十七大报告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角度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要求,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这一论述可以概括为:推进“三个创新”(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发挥“一个作用”(思想库作用),实现一个目标(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界明确的要求、巨大的信任和殷切的期望。
49.第一次把“人文关怀”写进党代会报告
十七大第一次把“人文关怀”写进了党代会报告。“人文关怀”过去通常是对老弱病残贫等弱势群体而言的。十七大报告在讲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时,提出了“注重人文关怀”的概念,表明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将更具人性化,更加尊重个性、尊重差异,更加关注人们的心理层面,这就是要让思想政治工作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更能入情入理,入心入脑,体现出党、政府和社会对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关爱之心,关切之情。
50.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新目标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新目标。中华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又是维系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精神纽带,是海内外华人的共有文脉。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实现海内外华人的大团结,就要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作用,在弘扬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让每一个华人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根,触摸到自己的脉,把中华文化作为自己的精神归宿。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也是一个长期的目标,需要每一个炎黄子孙共同为之作出不懈努力。
(执笔人:喻新安、王友洛、闫德民、谷建全、毛兵、卫绍生、牛苏林、李怀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