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媒体点击
3  4  
PDF 版
招聘广告禁写 “月薪面议”
北大第36位 清华第40位
幼儿园要求 孩子印名片
燕子“八卦阵”
房地产业全面限制外资
电话用户今年超9亿
民生幸福是城市幸福感的根基
别在文学山头上 硬插商业大旗
必须遏制物价 潜在的新一轮涨势
争论就争论,骂什么人
国有银行全面取消
立冬 降雪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民生幸福是城市幸福感的根基

中原网  日期: 2007-11-09  来源: 郑州日报  
  11月7日《都市快报》报道,备受公众关注的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终于揭晓,杭州、沈阳、中山、宁波、青岛、台州、珠海、上海、北京、成都,成为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针对这个排行榜,人们的评价莫衷一是。原因很简单,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不同。因此,城市排行榜要想获得所有人的认同,自然不容易。这也意味着,过度地探求到底哪个城市最具幸福感,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笔者认为,我们更应关注的是,什么才是最有普遍意义的幸福标准,如何让所有城市的人都能拥有这种幸福感。这实际上说明,那些获得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大可不必沾沾自喜,而是要看到荣誉光环背后的暗影;而落榜的城市,也不用过于自责。也就是说,每一个城市不但要对自己的魅力充满自信,也要让这个城市的市民获得更好的保障与机会。

  不可否认,诸如杭州、青岛、上海、北京这些都市,其独特的环境、经济或者政治资源,是其他城市难以效仿的。这样的资源,虽然可以给居于其中的市民带来独特的感受,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即便在这样的城市,诸如房价畸高、交通拥堵等问题,也使得市民的幸福感大受影响。

  如何让公众个体的幸福感受,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发生最大限度的共振,才应该成为我们的共同追求。正如研究“幸福指数”的专家邢占军所说,“那些看起来非常抽象的概念,都应还原为实实在在的东西”。而要做到这样的还原,就必然要求城市在政治文明、经济发展以及民生保障等方面,都能不断完善。

  说到底,幸福感是私人化的、具体的,而不是空泛的。因此,一个城市的幸福感排名再靠前,也不代表这个城市的每一个市民都是幸福的。这实际上就要求,不论一个城市有怎样的优势,地理环境、经济以及政治资源如何,也不论历史是否给城市留下了灿烂的文化,我们都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在今天,与每一个市民的幸福感最紧密相连的,其实是这个城市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卫生保障、城市建设等是否完善。

  总之,一个城市只有在关注民生、法制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市民才会真真切切地感到幸福。 单士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