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郑风
3  
PDF 版
图片说明
李斯与秦帝国
真情是艺术至高的追求
图片说明
营养是最好的医生
俏佳人
二七区17个城中村名称的由来(一)
石头崇拜
图片说明
“安贫”与“乐道”
积叶成章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商都钟鼓
“安贫”与“乐道”
梅桑榆
中原网  日期: 2007-11-11  来源: 郑州日报  
  在人人梦想发财的今天,谁若再安贫乐道,不是被人视为迂腐,便是被人笑为无能;谁若再劝人安贫乐道,很可能令被劝者觉得他不怀好意。

  人们厌弃“安贫乐道”这个词,是因为只看到前面的“安贫”而忽视了后面的“乐道”。贫穷的滋味,尝过者皆知其苦,人岂有安于贫穷,甘受困苦之理!其实,“安贫乐道”的倡导者孔丘先生,也是不反对发家致富的。他老人家曾言“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也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其意是说,富如可求,虽然为人家赶马车,我也愿意干呀。要是不可求,我还是干我爱好的事吧。这“从吾所好”,即是“乐道”。孔子对自己如何“乐道”,也有表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而乐于道,则“学犹不及,犹恐失之”,则“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正因为能安贫乐道,故能学问日进,终成儒学宗师。

  孔子所说的“道”,朱熹解释为“事物当然之理”,也即今人所说的“真理”。后人称作“信念”,所谓“乐道”,即是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我想这个“道”,也可借指成就某种事业的理想,比如有志于科技与学术研究或文学艺术创作等等。东汉思想家王充,曾任某郡功曹(主管纲纪之官),后弃官归里,闭门读书著述,他生活贫苦,但却不以为苦,自言“贫无一亩衣身,志佚于王公;贱无斗石之佚,意若食万钟。得官不欣,失位不恨。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终于写出古代唯物主义巨著《论衡》。明代宋濂,出身贫苦,他勤学苦读,为求师经常翻山越岭,远行百余里,即使天降大雪,仍背着书箱,前往就教。他住在旅店里,一天只吃两顿饭,与他同室的学子,皆满身绮绣,帽子上以红缨宝石为饰,腰间带着玉环,左挂佩刀,右悬香囊,神气活现。他虽身穿破衣,置身其间,却毫无羡慕之意,因为他觉得读书求学,“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他安贫乐道,发愤苦学,终成一代大儒。清初思想家唐甄,曾任山西长子县知县,不久受人牵连丢官。他居于吴市,“炊烟屡绝,至采枸杞叶为食,食败絮”,生活十分困苦,但他不以为忧,潜心著述,论学论政,凡九十七篇,取名《潜书》。他在书中发批判君主专制制度之先声“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并指出“统治者不以富民作为治国的根本,而欲享太平,是欲前往北方的燕地却骑马往南走”,此著被当世人视为奇书……总之,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而安于眼前的贫穷者,历代不乏其人。

  大凡胸怀大志,为实现某种理想者,都要经过苦读苦学的漫长阶段,他若不是恰巧生于富贵之家,就要忍受很长时间的贫穷。而古人著书撰文或进行学术研究,既无稿酬,也无科研经费,并且若不为官,便无俸禄,即使是取得很大的成就,也未必就能靠此致富。李白、曹雪芹、吴敬梓等人,一生穷困,可以为证。故“安贫”,是他们所必须具备的品德,也是实现理想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而“乐道”,则是他们的志向所在,是坚守自己的信念而不断努力的基石。若挡不住发财的诱惑,谈何“安贫”若所做之事非自己所愿所好,又谈何“乐道”对于那些出生于贫苦之家或遭遇坎坷的人,若无人包养,无人捐资,不安贫乐道,又怎能成其大业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科学文化瑰宝,都是甘于为理想献身的安贫乐道者创造的!安贫乐道,其实是一种有志者的选择,是一种心无旁骛,积极进取的姿态,而不是消极处世、自暴自弃的代词。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