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3版:文娱新闻
3  4  
PDF 版
李敖:回归写作不再从政
英国电视人 称霸艾美奖
豫剧《常香玉》喜摘文华大奖
为老百姓演好戏
谢延信事迹搬上荧屏
吴君如转型
春晚抛出橄榄枝 三类明星受青睐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为老百姓演好戏
——现代豫剧《常香玉》创作演出侧记 ■本报记者 李 颖
中原网  日期: 2007-11-21  来源: 郑州日报  
  大胆创新“百姓戏”

  表现“人民艺术家”常香玉精彩人生的现代豫剧《常香玉》是由河南省豫剧一团创演的,这个团的前身是常香玉当年创办的“香玉剧社”。2004年6月1日常香玉逝世后,剧团决定集中精力创演新剧以弘扬大师“戏比天大、德艺双馨”的精神。

  河南省豫剧一团团长李道畅说:“为老百姓演戏、演好戏,是常香玉大师的毕生追求,我们也要把新剧目创作成老百姓爱看的‘百姓戏’,定位在‘观众买不买账,百姓喜不喜欢,群众看不看好’上。”

  导演李利宏大胆创新戏曲的表现形式,以独特的视角为切入点,截取了常香玉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最闪光、最动人、最富有个性色彩的人生片段。剧中老年常香玉与青年常香玉、少年常香玉跨越时空,同时出现在戏剧舞台上,展开人物的心灵絮语,揭示人物的情感世界。时空交错的叙述结构,多层次展现了常香玉爱国、爱民、爱艺的高尚情怀,诠释了常香玉大师“戏比天大、德艺双馨”的光辉人生。

  边演边改细雕琢

  从群众中汲取营养、边演边改、精雕细琢,是剧组一直遵循的原则。3年多来,剧组认真听取各方批评和建议,在先后征集到520多条建议的同时,7次召开专家座谈会,17次修改了剧本,导演也对全剧进行8次加工修改,舞美4次翻新升华,音乐3次重写、9次修改。

  在这一过程中,60多位观众、戏迷成了《常香玉》的编外“监督”、“编剧”。50多岁的郑州戏迷王丰盈看了第一场演出后,觉得剧中老年常香玉的发型不准确,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到后台向舞台监督提出意见,没有想到第二天再看戏时,发现自己的建议被采纳了。此后,她又提了11条意见,4条被采纳。

  省豫剧一团把为基层群众多演、演好《常香玉》作为创演的出发点和归宿。3年多来,他们开展《常香玉》为民惠民系列演出活动,深入豫、鲁、晋、冀4个省的城镇、乡村、军营、矿山,至今已演出170余场。为了给基层群众送欢乐,2006年春节前夕,他们连演了31场,一直演到农历大年三十。

  江城演出惊四座

  在本届八艺节上,《常香玉》12日、13日晚在武汉黄浦礼堂连演两场,受到观众尤其是河南老乡的热烈欢迎。每一场演出结束,观众席中都会响起“‘常香玉’,加清唱!‘常香玉’,加清唱”的呼喊声。有些年长的观众边看边抹泪,因为他们回想起当年常香玉捐飞机在汉口义演,演出结束时,大家也喊着“加清唱,加清唱”,常香玉返场唱了一段又一段,那个场景和现今一模一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