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媒体点击
3  4  
PDF 版
八成自认家庭和谐 半数认为婚姻幸福
浙江37所高校拟互聘教师
保姆未入劳动法保障范畴
所谓“绿色建筑” 实为概念炒作
40岁男子抛妻别子到北大旁听
“大黄蜂”亮相广州车展
缉私演练
成交低迷说明楼市进入拐点
“月薪面议”让应聘者有口难言
货币政策行到水穷处
通存通兑收费不能只按银行的逻辑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为追求文学理想
40岁男子抛妻别子到北大旁听

中原网  日期: 2007-11-21  来源: 郑州日报  
  本报讯 “我就是想来北大,从小就想。我想跳出原来的人生。”40岁的施经军离开浙江兰溪的老婆孩子,一心来北大当旁听生。

  早晨四五点钟,施经军从他租屋的小床上爬起来,看书,待天完全亮起来,出门走向北大。

  施经军今年40岁。今年3月,他离开浙江兰溪的家,离开老婆和两个孩子,到北京追逐他的“北大梦”。“从18岁当兵,我开始发表散文和诗歌,一共有十多篇。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小说家。我就是喜欢北大的氛围,所以才来北大旁听。”说起“北大梦”,他眼睛里闪烁着光芒。施经军主要听中文系的课,小说方面的更是必听课。

  施经军找过三份工作,第一份是一家杂志的主编助理,管吃住却没有薪水。“我很喜欢那份工作,但一点钱都没有,后来撑不住了。”以后又做了几份工作,赚了几千元,却被拖欠薪水。“撑不住了我去找了一份保安的工作,每月800元。我老乡质问我来北京到底为什么。是啊,我在老家打工的话,一个月有一千六七百元,何必来北京呢。我来是为了文学理想,不能自己先放弃。”

  相关链接:

  北大“旁听生”名人

  杨沫:在青年时代曾在北大旁听,《青春之歌》的创作就有她在北大旁听生活的影子。

  瞿秋白:早年时期曾有一段在北大旁听的日子,旁听过陈独秀、胡适等北大教授的课程。

  沈从文:1923年,沈从文报考北大求学,但名落孙山。随后其便开始在北京大学旁听生涯,最终走上创作之路。

  据《北京晨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