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立 通讯员 乔国旗 贾兴起)由于人大代表的建议,花园口村等沿黄村民喝上了清洁的自来水,3万多被征地农民开始享受政府组织的免费培训,住在邙岭深处的张定邦村通往山外的水泥公路修通了……一年来,惠济区人大代表关注民生、保障民利,提出的30多件民生议案办理满意率达95%以上。
破解难点热点
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咋解决?“新农合”到底减轻了群众多大负担?这些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成了代表们的“最爱”。在今年年初的人代会上,代表们对此所提出的议案指明了目标要求和办理时限,提出了具体的工作办法。
短短半年时间里,人大代表督促区政府成立工作推进组,协调解决重点议案办理过程中的问题。投资200万元建立了农民就业技能培训中心,对全区被征地农民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一户至少一人有技术,一户至少一人就业。
8月份,20余名区人大代表对新农合进行专题视察。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报销医药范围不清、补偿标准不高、住院转诊程序繁琐等问题,要求区政府采取措施尽快加以解决。当月,区政府便将新农合报销药品在定点医院显要位置公布,承诺医院开自费药费用不得超过15%;在个人缴费10元不变的基础上,政府再补贴2元,同时将个人特大疾病最高封顶由1万元提高到3万元,参合农民可自主选择定点医疗,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百姓冷暖处处挂心
今夏雨情迅猛,部分危房户的安危牵动着代表们的心。“天冷之前,必须让危房户搬进新居!”人大代表危房户援建工作专项视察时,向区有关部门下达了“死命令”。为此,在政府的资助下,全区40户困难危房户提前一个月住进了新居。
一年来,代表们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从乡村的田间地头、困难群众的炕头,到企业的生产车间、建筑工地,察访民情、倾听民意,为群众的切身利益、切实困难鼓与呼。双桥村铁路涵洞积水而导致的群众出行难问题解决了,刘寨路游园的路灯照明问题解决了,部分考上大学的家庭困难学生的上学学费问题解决了,残疾人群、智障人群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解决了……
满意不满意 代表说了算
人大代表们十分注重监督实效,积极开展代表视察检查活动,听取职责部门专项工作汇报,对民生议案落实情况进行专项评议,满意不满意,由代表们现场打分。“事前有目标、事中有督促、事后有检查”的监督落实机制,使议案办理工作始终处于代表、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之下。
区政府主动加强与人大代表的沟通联系,充分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不断完善办理工作方案,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和决策的科学性。截至目前,该区人大代表的86件议案、建议已办结,答复率100%。其中直接涉及民生的30多件议案,代表满意率达95%,列入区政府承诺向群众办理的十件实事全部提前圆满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