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区街新闻
3  4  
PDF 版
25万字记的都是百姓事
一楼住户乱搭建 楼上安全受威胁
退休教授的“公园课堂”
与困难群众结帮扶对子
帮农民工追讨工资
力护校园食品安全
来童寨环境美了 日子甜了 ■本报记者 高 凯
京黄路大庙段改建竣工
把住流动人口超生问题
晴天突降大雨 原是水管爆裂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来童寨环境美了 日子甜了 ■本报记者 高 凯

中原网  日期: 2007-11-22  来源: 郑州日报  
  昨日上午,忙完鱼塘的活儿后,金水区来童寨村村民李涛高兴地来到村里的文体活动室,和乡亲们聊天、打乒乓球,再向其他养鱼户们学学养鱼经。

  “现在的活法就能称上是‘新农村’。过去干完农活,不是打麻将就是喝酒。现在呢,不但可以学知识,还能看看文娱节目,锻炼锻炼身体。”李涛说,过去养鱼,学的都是“土经验”,跟着别人走,当然挣不了多少钱。“让人高兴的是富民技术送到家,政府带着专家定期来到村里传授技术,手把手地教村民们养鱼、养鸡。你说这日子能不好吗?”和李涛同村的赵康宏大爷对记者说。

  金水区农委的一位负责人说现在政府的农业、科技等部门经常派养殖专家、养殖专业大户来跟村民们讲怎样养出更多鱼,怎样管理鱼塘,并向村民传授怎样在市场中立足。现在的来童寨村,水井干净,卫生院整洁、活动室活动丰富,优越的生活条件,正在慢慢改变着村民的生活习惯。

  农民富了,村里干净了,才能说明“新农村”开始结果了。2006年年初,新农村建设拉开序幕后,来童寨村被金水区确定为重点改造村。时光飞逝,转眼间来童寨村已是大变样:村里兴修道路33000多平方米,修建排水管网9万多米。雨天不积水,道路不泥泞。村中还有3万多平方米的绿地,安了200多个垃圾桶,50多盏路灯。同时,村民们的生活品质更高了,政府专门新建了集文化表演、文体活动室、培训室、安全饮水等一体的公共广场。该村的村民张庆力告诉记者:“吃水干净了,业余生活丰富了,收入越来越高了,小小的来童寨村就像个小都市。”

  新农村怎么管?也是农民关注的问题。在来童寨村,村里有村务公开领导小组和村民理财小组,但什么事情都得让民主走在最前面。村里选出的村民代表组建了“村民议事会”,“议事会”监督村里的工作。村干部想干什么事情,想动用村里的资金,那就得坐下来和村民们一起商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