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3  4  
PDF 版
为推进郑州文化新跨越加油“充电”
房子问题周六尽管问
残疾人日本竞技揽5枚奖牌
电梯应申报定期检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为推进郑州文化新跨越加油“充电”
——我市宣传文化干部经营管理研修班侧记 本报记者 刘春兰
中原网  日期: 2007-11-22  来源: 郑州日报  
  带着所学、所思、所得,郑州市宣传文化战线的38名干部结束了在浙江大学的学习,返回各自的岗位。

  10天集中学习,10位专家授课,赴诸暨、萧山、义乌实地考察……在紧张的学习研修中,学员们的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

  研修经营管理

  怀着对新知的渴求,11月6日,来自郑州市宣传文化战线的38名干部走进了具有110年历史的名校——浙江大学,参加在这里举行的为期10天的宣传文化干部经营管理研修班。

  诚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丁世显在开班仪式上所言,举办这次研修班,是宣传文化系统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宣传文化战线,如何实现郑州文化新跨越?重要的是研究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今年以来,中央和省委领导来我市调研时多次指出:“经营管理人才是发展文化产业迫切需要的,也是宣传文化单位最为欠缺的。我们要在抓好专业人才培养的同时,把培养优秀经营管理人才提上重要日程,加大培养力度,拓宽培养渠道,着力培养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现代管理知识和创新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落实好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是我们抓好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各项工作的关键,也是结合宣传工作实际贯彻十七大精神,促进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抓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如何经营、如何管理、如何发展这个重点与难点问题,及时组织宣传文化干部经营管理研修班,有序、有重点、有目的地培养一批有新知、有能力、懂经营、会管理的干部,可以说对破解郑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瓶颈不仅是一个远见之举,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助推器。

  人文荟萃的浙江大学,素有“东方剑桥”之美誉,浙大企业成长研究中心长期从事经营管理方面的研究和成果转化,大家期待着在这里取得“浙江经验”的真经。

  汲取浙江经验

  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党的十七大精神辅导报告》、《文化产业基于胜任素质的人才经营》、《浙商精神与企业领导力》、《浙江经验与浙江专业市场运作要略》、《数字时代,传统媒体变革的思路及市场机会》……

  专家的讲授让学员们大受启发: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发展迅速,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并成为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和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创造了可资借鉴的“浙江经验”:即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创业富民,创新强省。

  浙江从“资源小省”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大省”、“文化强省”,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民营经济一马当先。浙江民营经济占全省GDP的70%以上,民营经济综合实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

  位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3位的海亮集团,经过18年的奋斗,已发展成以铜加工为核心产业,横跨房地产、教育、有色金属贸易等产业多元化的国际化大型民营集团,2006年,实现营业收入207.3亿元。

  位居2006年度“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99位的传化集团,经过20年的快速稳健发展,形成了以“传化化工、传化物流、传化农业”为核心,“传化投资”为补充的事业布局,2006年实现营业收入73亿元。

  义乌更是一张价值连城的“金名片”。作为全球的小商品中心,市内常驻外商5000人,每天涌入的客流量高达20万人次,40余万种商品流向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有进出口生意都通过网上交易。

  实地观摩考察更是让学员们感触良多:

  郑州小樱桃卡通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晓认为,民营经济应勇当文化产业的主力军,这是郑州发展的活力所在,是郑州文化竞争力所系。他说:“研究浙江发展民营经济的经验,让我们更深地认识到,文化强市建设,关键在扶持民营企业。目前,小樱桃、禅宗少林、快乐星球等文化品牌叫响全国,我市文化产业的亮点大部分都来自民营。可是,我市还没出现一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民营文化企业,缺乏航母型的民营文化集团已成为制约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2006年,浙江省政府以‘一号文件’的形式,颁布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非公32条’),综观浙江‘非公32条’,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精神贯穿始终,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和借鉴。”

  感受浙商精神

  “一遇雨露就发芽,一遇阳光就灿烂”是浙江民营经济的最大特点。

  浙商从来没有说自己只干什么并且只能怎么干,哪里的雨露和阳光多,就到哪里去发展;别人没干的,浙商提前干了;别人在干的,浙商尽可能干得更好;别人也来干了,浙商又换别的活干了——敢为人先是浙商的最大特点。

  中国亚太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王曙光把浙商精神概括为“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奋发有为的自强精神,不图虚名的务实精神,恪守承诺的诚信精神,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吐故纳新的包容精神,互信互利的团队精神。”

  “一切靠自己的努力”!凭着这种精神,温州人出现在世界上任何有灯光的地方;凭着这种精神,在出访的国家领导人的身边,常常出现浙商的身影。

  学员们认为,浙商精神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种理念: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凡事思路一定,就要坚持去做,永不言弃,就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合作也是竞争的一种方式,最好的竞争就是学会合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必须这样做。具体到新华书店的经营,这种合作包括我们内部店与店的合作、书店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对手的合作、乃至与读者的合作。”郑州市新华书店采购中心经理杨建华深有感触地说,这次学习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一种全新的理念。

  心有所思思有所为

  “这个学习机会很难得,很值得,也很有得。不仅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事务的水平,还增强了自我的认知能力;不仅是对自己知识上的一个有用的充实,同时还是对自己心灵上的一次启迪。”在学习期间的座谈会上,不少学员发出了这样的心声。

  大家认为,这次学习对今后的工作与实践有很大的启发和指导。学员们不仅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对宣传文化部门,如何慎用、用好话语权如何有效整合文化资源、社会资源与拓宽人才通道,也更有思路和信心。

  新郑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万永生说:“这次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做好新时期宣传文化工作的能力。新郑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出生建都之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黄帝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和象征,新郑市理应肩负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光荣使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以更深刻的认识、更开阔的思路、更得力的措施,抢抓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机遇,充分开发利用好黄帝文化、郑韩文化、裴李岗文化等历史文化优势资源。围绕打造黄帝品牌,继续高标准办好每年一度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丰富内涵、提升品位,不断增强在海内外炎黄子孙中的影响力。坚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现代文化有机结合,促进文化旅游、文化教育、文化产业同步推进,为全面提升新郑文化的软实力、加快实现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学然后知不足。郑州市社科联副主席窦志力坦言:“通过学习,更加明白我们的差距,更加有了奋起直追的愿望和动力。向先进地区学习,正如我们的部长所言,学习也是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改变,学无止境。正是通过学习研修,我们才发现我们多么需要更新观念,多么需要加快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多么需要加大创新的力度和维度,多么需要创造更好的机制、更好的平台来振兴郑州、振兴河南。”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