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区街新闻
3  4  
PDF 版
绿城社工义卖义捐
300多栋楼宇呼应郑东新区
失足少年现身说法
“一站式”培训剩余劳力
老园丁自办文化活动室
嘉奖关心下一代工作者
“黑”了十几年 终于落了户
七社区获文化奖补资金
三窃贼抬走保险柜
百日会战确保社会稳定
表彰优秀残疾人运动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老园丁自办文化活动室
■本报记者 陈亚洲 通讯员 刘宝平 文/图
中原网  日期: 2007-11-23  来源: 郑州日报  
  曾被评为郑州市文明市民的惠济区大河路街道办事处岗李村退休教师李贻华,腾出自家两间房子,创办了一个“文化活动室”,义务提供给村民学习、娱乐活动用。

  腾出两间房 办起活动室

  李贻华今年72岁,1994年光荣退休。由于自己家紧邻马路,在儿女的支持下,他把多年的3万元积蓄全都拿了出来,盖起了两间门面房,准备办个小商店。

  可房子盖好后,李贻华看到村里有不少老年朋友整天待在家里,文化娱乐活动缺乏。于是,他干脆办了一个老年活动室,从此,不但村里的老年人有了一个活动的场所,而且年轻人也纷纷前来看书、读报和娱乐。

  时间一长,李贻华觉得活动室是个活跃村民文化娱乐生活的好场地。1996年,李贻华决定把老年活动室改为“文化活动室”,制作了桌子、凳子、书柜和棋桌,自己出钱订了《郑州日报》、《老人春秋》等报纸杂志,又买了政治、历史、文学、科技、养殖、写作等方面的图书,还把惠济区政府有关部门送来的书籍共计1500余册,都摆放在文化活动室的书架上。

  传播新思想 构建和谐村

  每天晚上,李贻华都按时把文化活动室打开,供村里的男女老少学习和娱乐。他还在文化活动室里了解村民中的情况,传播新思想,为构建和谐村出力。

  有一次,李贻华在文化活动室里听到村里有户人家,婆媳关系处理不好,经常吵架闹别扭。他等到这个年轻的媳妇来看报时,就主动找她谈心,向她推荐家庭美德、道德规范方面的书籍让她看,并让她看挂在墙上的“孝顺诀”、“醒世文”、“治家格言”等内容,让她领悟到,年轻人应该尊老爱老,做一个孝顺的好媳妇。年轻妇女频频点头,回家后搞好家庭团结,成为村里有名的好媳妇。

  村里的青少年在文化活动室学到了不少课堂里学不到的东西,讲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再也不惹是生非了,村里形成了一个尊老爱幼、勤劳致富的新风尚。

  李贻华教过的一位学生大学毕业回来,看到这个文化活动室办得这么好,专门写了一副“古稀不移育人志,余热未尽再生辉”的条幅,来赞颂老师的可贵精神。

  门前办板报 服务众乡邻

  在这个文化活动室门前的墙壁处,李贻华还特地做了一块大黑板,每年至少出20期板报,内容有健康知识,有新闻报道,还有各种政治学习资料,把文化活动室的教育延伸开来。

  为了丰富板报内容,李贻华到处收集资料。平时,在读书看报时,看到相关资料,就剪下来贴在本上,放在文化活动室的书架里。有一次,他到市里儿子家小住几天,看到金水区政府门前的宣传栏内有百条“党的知识”问答,他就带上纸和笔,把它全部抄下来,回家后分期刊登在板报上,供村里的党员和村民学习。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