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郑风
3  
PDF 版
非著名诗人的名篇
文化
绿城
大学生自杀:谁之罪?
心态决定心情
商都
连 载
只是一把扇子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大学生自杀:谁之罪?
王万然
中原网  日期: 2007-11-25  来源: 郑州日报  
  中午十二点左右,高新等三个人回到寝室,看到肖云吊死在床上。

  保卫科的人来了,保卫科长说,这同学,啧啧,你们看这同学!不管是不是你偷的,学校又没处分你,咋就这么想不开呢?现在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咋就这么差呢!

  这是罗伟章小说《是不是你偷的》(《作品)2007年第5期)的结尾。读到这轻描淡写的一句,我的心忽然战栗起来。如果把肖云的自杀改为他把高新三个人杀了,那不是活脱脱的另一个马加爵吗?我从不同情马加爵,但是,这篇小说竟然使我寒栗,是因为,杀人不需要刀,一个无辜的人,足以在世人的眼光中被杀死,或者迫使他去杀人,然后偿命。

  肖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硕士研究生,还得依赖妹妹偷偷寄钱给他,以致妹妹少不了遭妹夫的殴打。他最后离开宿舍回家,因为想报考博士研究生与父兄吵架,又提前回校。他发现寝室被盗,马上报案。保卫科便封锁现场,等同室其他同学回校了核实,高新丢了三千元和一本六级英语证书。自此,肖云便成了犯罪嫌疑人!道理很简单,肖云最后一个离开寝室,又是最早回到寝室,锁没撬,窗台没有脚印,而宿舍中的四个人,唯独他是贫困生,至于他报案,当然是“贼喊捉贼”了。舍友怀疑他是贼,而保卫科连续七次叫他去谈话,每次谈话三个钟头,主题只有一个,保卫科长要肖云承认是他偷的。不是他偷的,还有谁偷?他走到哪,都感觉到整个学校认为他是贼。他得不到一个人的了解和同情,只能像鬼魂一般在校园里游荡。后来在深夜打电话给村长,请村长叫父亲听电话,差不多一个钟头,他哥来接电话。他哥听后怒气更大,说:换了我,我也怀疑是你偷的!

  他绝望了,更绝望的是保卫科长第八次找他谈话,警告他说,你一天二十四小时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的监督之下,你休想再有什么想法!

  冤枉、无助、恐惧、孤独,把肖云逼疯了。最后,他选择了自杀。他的自杀,证明了大学生的心理是那么的脆弱。而谁又想到,大学生的疯狂、自杀或者杀人,是谁逼的?谁是使他们丧失生命的凶手?

  是文学作品的力量揭开了这谜底,使我从肖云想到了马加爵,想到了韩国留美学生赵承熙。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是社会的栋梁,是父老乡亲的厚望,正是一顶顶沉重的帽子,使他们承受着学业的压力、生活的压力,他们需要减压和放松,但是,猜疑、冷漠,使他们看不到阳光和温暖,走向了死亡之路。今年5月份大学生坠楼事件频频发生,资料显示,每年5月为大学生危机时间高发期(2007年5月22日《汕尾日报》),只有整个社会去理解和关爱大学生脆弱的心理,才能挽救他们。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