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郑风
3  
PDF 版
非著名诗人的名篇
文化
绿城
大学生自杀:谁之罪?
心态决定心情
商都
连 载
只是一把扇子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非著名诗人的名篇
马承钧
中原网  日期: 2007-11-25  来源: 郑州日报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些并不著名的诗人,出自其手的某些诗篇却非常著名,以至千古不朽世代传诵,而当问及作者姓名,许多人却答不上来或者张冠李戴,这种有趣的现象每每引发我的多层思考。

  例子不胜枚举。

  请读两首唐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组名曰《悯农》的短诗写尽了农民的艰辛与功劳,流传千古妇孺皆知。但提起其作者——唐朝诗人李绅,恐怕知者甚少。我曾与几位学者谈起此诗,他们都倒背如流赞不绝口,问及作者竟也一时语涩,倒是身边读小学三年级的小侄子脱口说出“李绅”二字,他们刚刚在课堂上学过这篇《悯农》。提起“张志和”,人们也许很生疏,但咏出他的《渔歌子》(一名《渔父乐》),恐怕知者多多了:“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作品将美丽的山水风光与渔民的理想生活融于一体,彰显了作者热爱自然、追求幸福的境界,很有陶渊明“桃花源”的味道。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首描写轻骑雪夜追击敌兵的边塞诗非常著名,说起作者卢纶,就知者甚少了。卢纶是唐“大历十才子”之一,诗风雄壮,该诗为其代表作。另一位“大历诗人”钱起,也名声不大,但其名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见《省试湘灵鼓瑟》),人们就非常熟悉了。“大历派”中还有一位李益,也不太著名,但其《从军北征》却非常著名,诗云:“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诗中弥漫低沉悲壮的气氛,既有爱国情思又有思乡的哀愁。李益还有一首闺怨诗《江南曲》也很著名:“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说一妇女因丈夫重利轻别离,长期不得相聚,心生哀怨,早知如此还不如嫁给弄潮儿呢——毕竟潮水涨落有时,男人也能按时回家啊!

  还有一些佳作,作者是谁不详,历代只好以“无名氏”或“佚名”署名。这样“无名氏”的名诗也不罕见,如佚名作者写的《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作品思想健康、情感浓烈、起落有致且旋律优美,固也传诵千古。还有一些诗人生卒难考、也无大名,其诗却闻名天下,如唐人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写绝了一个正在举杯痛饮的戍边将军忽被催着上战场的无奈心绪,“葡萄美酒”与“征战几人回”,形成强烈的反差!诗人翰翃也生卒不详,其《寒食》诗却名播遐迩:“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千古传唱!

  读读非著名诗人的著名诗篇,有助于我们对文学创作、人生事业和社会发展有更多更深刻的了解、体察与感悟。也昭示今天的作家艺术家们,不管你名气大小、地位高低、资历深浅,埋下头来精心构思、潜心创作才是本分,所谓“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千万不可只求数量不管质量,更不能靠名气或沽名钓誉、作秀恶炒来愚弄读者,果如此,即使你大名鼎鼎,也会遭群众的不屑和唾弃!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