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市县新闻
3  4  
PDF 版
登封:院地联姻催旺高新产业
25年“黑人”一朝“清白”
千佛殿的脚坑与白衣殿的壁画
检验学习成果 挂钩年终考评
嵩山
为逃税 绞尽脑汁 被监控 逮个正着
生财“有道” 专偷高速路反光牌 “诚信”服务 两对夫妻同进班房
借“吉祥”下手 转回身被捉
8个“黑户”被取缔
登封添一煤炭教学基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千佛殿的脚坑与白衣殿的壁画
韩心泽 文 蔺乾勋 图
中原网  日期: 2007-11-28  来源: 郑州日报  
  千佛殿是少林寺最后一组建筑,面阔七间,长88米,进深三间八架12.5米,高20米。清代《重修千佛阁疏》中赞叹:“千佛飞栋,连甍巍然,焕然迥出,林林烟云之外,最称雄丽。”因此殿佛龛供有明代铜铸莲花座毗卢遮那佛,东、北、西三面壁墙上有明代砂绘大型彩色五百罗汉朝毗卢壁画,故又名毗卢阁。殿内砖铺地上有并列四行四十八个深陷的脚坑,是古代武僧“站桩”练拳的印记,显示了少林功夫对基本功的重视。经电影《少林寺》展示后,这四十八个脚坑的名气甚至超过少林寺内最具文物价值的同殿内的五百罗汉朝毗卢壁画。不过,说这四十八个脚坑是“历代”武僧练拳积累而成的,却有待商榷。一是此殿修建于明万历十六年,至多明清两代才有武僧在此练武,隋末唐初十三棍僧助唐王时殿尚不存,焉有脚坑?二是既然武僧不能在寺院内练武,又怎么在这样庄严的千佛殿内留下如此有碍观瞻的脚坑?只有一种解释:某时期,寺僧练武遭朝廷严禁,不得已由寺外秘密转入此殿。

  白衣殿在千佛殿东侧,为清代硬山式建筑,因殿内神龛中供有白衣大士(观音菩萨)铜像而得名。白衣大士铜像位于大殿东壁,铜像两边分别绘有两幅有关少林武僧故事的壁画。左面绘的是“十三棍僧救唐王”。隋朝末年,唐太宗李世民攻打洛阳,少林寺十三棍僧帮着大唐王朝,捉住了盘踞洛阳的郑王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受到唐太宗封赏,少林武功自此名声远扬。后来,唐高宗“嘉其义烈”,特许少林寺自养僧兵500,为少林武功唐宋时期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右面绘的是“紧那罗王吓红巾”。元朝末年,颍州红巾军欲劫掠被元朝廷一再抬高地位而盛极一时的少林寺,危急时刻,一个平时默默无闻的火工头陀在少林寺门前化作三丈高的金刚之身,惊退红巾军,使少林寺免遭一场劫难,这样,其鼎盛期一直延续到明朝末年,少林功夫的特色也在明代完全形成。这名火工头陀后来被少林寺视为护法神,在许多大殿和初祖达摩平起平坐,被一起供奉,称为紧那罗王。金庸先生名著《倚天屠龙记》第二章那名凭借偷学的少林武功打伤苦智禅师的火工头陀,原型可能就是紧那罗王。

  白衣殿南北壁墙还有两幅壁画,和上述两幅壁画都是清代作品,是研究少林传统武术的珍贵资料。南壁画的是著名武僧湛洛、湛举指导众武僧练武的场面。整幅壁画可分十五个组制,每组一个招式,都是刀、枪、剑、戟、杖、鞭等器械的对练。北壁画的是清朝大员麟庆在少林寺的观武场面。画中绘的全是武僧手搏图,也全是少林拳中六合拳等精华拳种及心意把等最上乘功法的招式。

  麟庆少林观武壁画背后,隐藏着清代以来少林传统武术在衰落中艰难传承的一段曲折历史。

  康熙中后期,天地会、白莲教等“反清复明”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日渐壮大,并试图激发更多武林志士反清,重点就是争取在社会上最具影响的少林派,为此还编造并广泛散播康熙帝“火焚少林寺”的故事,故事中的少林寺虽然指的是福建南少林,但少林功夫发源地的嵩山少林寺还是引起了清廷的不安。雍正时期,少林寺“门头房”练功的僧人被朝廷训责为“释门败类”,25座“门头房”被全部拆除。乾隆时期,少林武僧演武、传武活动被视为“邪教”帮凶,被官府全面禁止。此后,少林僧众沿袭千年的习武活动由公开变成了秘密,千佛殿内的四十八个脚坑当为这一时期和尚秘密练武才留下的。

  道光八年(1828年)三月,满清大员麟庆祭中岳后巡视少林寺,因久闻少林武功盛名,让寺院主僧组织武僧演武,主僧矢口否认还有寺僧习武,麟庆安慰主僧:“谕以少林拳勇,自昔有闻,只在谨守清规,保护名山,正不必打诳语。”主僧这才挑选武僧在紧那罗王殿前演武。这次演武,是康熙后期至道光年间少林寺唯一可查的公开的大型演武活动,官府从此才放宽了对少林僧众习武的禁令。

  麟庆观武之后,少林寺仍害怕朝廷追究,便让演武的一些武僧离开寺院,隐居深山继续练功,以便在民间保留少林功夫,并寻找合适机会将绝技再传续给少林。其中,麟庆观武壁画中白衣推掌者寂勤从少林还俗后,将少林最上乘功法心意把等传于其子吴山林,吴山林传弟子张庆贺,张庆贺传弟子丁宏本。1990年,丁宏本遵师命披剃出家,拜少林寺第三十代住持素喜为师,得法名德建;1992年农历四月初八,释德建在白马寺受持三坛大戒,正式成为少林寺僧人,寂勤一脉把从少林寺带出的武功秘技归还少林的愿望也因此得以实现。

  白衣殿壁画——麟庆观武图

  中外向往少林寺的游客,多数是因为这儿是有着“天下功夫出少林”之誉的武林圣地,然而,到此一游后,难免抱憾:偌大一座寺院里,并无电影《少林寺》中武僧练武场景。其实,尽管这儿“拳以寺名,寺以拳显”,但首先是座禅林,少林功夫再了得,还是被认为不过是禅宗枝末。再者,在清静禅林里舞枪弄棒,本身就是对佛祖的不敬。古代的少林武僧和现在一样另有“培训基地”,在少林寺周围,曾经建有25座“门头房(家族式庭院)”,就是武僧们专门的练功场。

  尽管少林寺院不是武僧练武的地方,却有不少遗迹与文物,向游客勾勒出少林功夫发展演进的脉络,记叙了少林功夫的几度沉浮与兴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千佛殿的脚坑与白衣殿的壁画。

  少林神功二指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