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郑风
3  
PDF 版
秋夜怕读书
连 载
《你会教育孩子吗》
“仇富”与“仇腐”
马路上的风景
10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中原网  日期: 2007-11-29  来源: 郑州日报  
  其实我早期的音乐经历是纯西方的,对中国音乐全然不了解,但将钢琴民族化的实践让我对中国传统音乐有了很深的理解。比如要将《春江花月夜》改编成钢琴曲,核心问题是如何用钢琴体现各种民族乐器的音色,像箫、筝、鼓、琵琶等,在西洋音乐文化里找不到这些元素。现在很多学西洋音乐的人不懂得中国音乐与中国文化,而我对传统音乐的改编,恰巧成为区别于其他钢琴家的一大特点。如今我演出有时半场都是弹奏中国古曲,编成“春夏秋冬”——《春江花月夜》、《百鸟朝凤》、《平湖秋月》、《梅花三弄》以及《十面埋伏》这一套,一直在演,在国外也特别受欢迎。

  从1976年开始,大概4年时间没让我上台,不能回家,每天要写很多材料。开始几年我还可以碰琴,一坐在钢琴前,我就会忘记一切。在完全不能回家的10个月里,我就在脑子里把以前弹过的东西,像巴赫、肖邦的一条一条地背。另外就是撑手,每天在桌子上划道,昨天撑到这儿,今天撑到这儿,我天天夹着吃饭的筷子,不让手缩回去。结果10个月出来以后,手反倒撑大了,以前弹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的10度和弦还够不着,没想到后来居然能轻松地弹出来。

  1980年,我爱人先以留学身份到了美国,两年后,我携女儿也一同到了纽约。初到美国的生活比较艰苦,3年后,我们住在曼哈顿音乐学院旁的神学院院长家里,交换条件是为院长家打扫卫生。那么艰苦,我也没放弃过钢琴。1993年9月,中央电视台为庆祝建台35周年,请我回来弹《黄河》。

  在我人生最低潮的时候,是《黄河》鼓励我有勇气重新生活。我觉得《黄河》发出最大的光,不是过去,而是现在。如今在世界各地,《黄河》都成了我的保留曲目,可能在很多人眼里,《黄河》已成为一个符号。一部作品能被视为一个民族精神的代表,这部冼星海先生的伟大作品经我的手变成钢琴的语言,一生中能有这样一部作品,足矣。

  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