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栾月琳 通讯员 张利刚 王建洲)管城区圃田乡把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当作一项社会工程、民心工程,成功安置有劳动能力的失地农民就业1400余人,3500多名尚未就业的失地农民按月领取就业和生活补助金,失地农民生活有了保障。
圃田乡地处郑州东大门,辖13个行政村,绝大部分土地被列入郑东新区发展规划范围,现已拆迁东周、榆林、南岗等5个行政村,共计产生失地农民9446人,其中具有劳动能力的农民4911人。
为了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2004年6月,圃田乡就成立了“郑东新区征迁安置劳动保障所”,负责失地农民的转移就业工作。劳动保障所成立之初,工作人员就登门入户登记调查,将有一定劳动技能的失地农民名单输入乡《劳动保障网》供用人单位选录,而将技能缺乏者送入就业技术培训学校培训,学费按每人3400元标准予以补贴;对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免费开展创业培训;愿意自谋职业的失地农民,乡里向每人发放3000元扶持资金。用人单位招用失地农民一年以上的,每人每月按我市最低工资50%的标准,给予用人单位两年的岗位补贴。